韩之先与周同姓,姓姬氏。其后苗裔事晋,得封于韩原,曰韩武子。武子后三世有韩厥,从封姓为韩氏。

韩厥,晋景公之三年,晋司寇屠岸贾将作乱,诛灵公之贼赵盾。赵盾已死矣,欲诛其子赵朔。韩厥止贾,贾不听。厥告赵朔令亡。朔曰:“子必能不绝赵祀,死不恨矣。”韩厥许之。及贾诛赵氏,厥称疾不出。程婴、公孙杵臼之藏赵孤赵武也,厥知之。

景公十一年,厥与郤克将兵八百乘伐齐,败齐顷公于鞍,获逢丑父。于是晋作六卿,而韩厥在一卿之位,号为献子。

晋景公十七年,病,卜大业之不遂者为祟。韩厥称赵成季之功,今后无祀,以感景公。景公问曰:“尚有世乎?”厥于是言赵武,而复与故赵氏田邑,续赵氏祀。

晋悼公之七年,韩献子老。献子卒,子宣子代。宣字徙居州。

韩厥是晋国著名忠臣,曾阻止屠岸贾诛赵氏,并保护了赵氏孤儿赵武的安危。以下是对《史记·韩世家》中韩厥事迹的逐句释义以及赏析:

  1. 先祖与周同姓,姓姬氏
  • 韩厥的家族与华夏民族的起源之一——周朝同姓,其姓氏属于姬氏。这一背景为韩国在历史上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族群基础。
  • 韩厥及其后代在晋国的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继承了周代的传统,还在晋国内部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逐步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家族集团。
  1. 事奉晋国,得封于韩原
  • 韩国的先祖最初与周王室同宗,后来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被晋国所接纳。其中韩原被封给有功之臣,韩厥家族因功被封于此地,成为晋国的贵族之一。
  • 韩厥的父亲韩万因在“下宫之难”中表现出色被封于韩原,而韩厥本人也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被封为韩献子,位列晋国三公之一。
  1. 韩厥阻止屠岸贾作乱,救赵氏
  • 韩厥在晋景公三年(前597年)时,晋国司寇屠岸贾准备发动叛乱,要清算赵盾杀害灵公的罪行。韩厥及时发现了屠岸贾的意图,及时通知赵朔逃难,并在事后帮助隐瞒了此事。
  • 当屠岸贾最终实施报复行动时,韩厥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为掩护,成功保护了赵朔和其他赵氏成员的安全,避免了赵氏一族的灭亡。这一系列行动体现了韩厥忠诚于国家和家族的高尚情操。
  1. 维护赵氏祭祀,感召晋景公
  • 韩厥在晋景公十七年(前588年),因病不治去世。他临终前向晋景公提出了赵成季之功,请求景公继续祭祀赵家,以此激励景公不忘赵氏的恩德与贡献。
  • 通过这样的行为,韩厥不仅表达了对赵氏的尊重和怀念,也在精神上给予了晋景公极大的支持和鼓舞。此举对维系晋国内部的和谐有着积极的影响。
  1. 晋悼公时期,延续赵氏祀
  • 在晋悼公七年(前464年),韩献子年老后由其子宣子接替。宣子在处理家族事务的同时,仍然关心赵氏的传承。
  • 宣子不仅继续维持赵氏的土地,还可能进一步扩展了家族在晋国的影响力,巩固了韩氏在六卿中的一席之地。这种持续的努力使得韩氏得以保持其政治地位和影响力。

韩厥作为晋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以其坚定的忠诚、出色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晋国乃至整个战国时代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事迹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肯定,也是对那个时代忠诚与智谋相结合理念的生动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