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

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业者甚众。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

其于乡党,恂恂似不能言者。其于宗庙朝廷,辩辩言,唯谨尔。朝,与上大夫言,闇闇如也;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入公门,鞠躬如也;趋进,翼如也。君召使傧,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是日哭,则不歌。见齐衰、瞽者,虽童子必变。

《史记·三十世家·孔子世家》

孔子晚年喜欢研究《易经》,撰写了《彖》、《系》、《象》、《说卦》、《文言》五篇。他研读《易经》时,连编竹简用的牛皮带都磨断了三次。孔子说:“假给我几年时间,假如真能做到这样,我对《易经》就会非常熟悉。”
孔子用诗、书、礼、乐教书育人,他的弟子大约有三千人,精通六艺的人有七十二人。像颜浊邹这样的门徒,受业学习的人就非常多。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齐,战,疾。孔子很少谈论利与命与仁。如果学生没有提出问题而自己不肯启发,对于学生只举出一个隅角而要求学生能反三隅,那么就不再进一步教导了。
孔子在乡里间,恂恂似不能言者;在宗庙朝廷,辩辩言,唯谨尔。朝见君主或上大夫,恭敬谨慎如也;与下大夫交谈,侃侃如也。
进入公门,鞠躬如也;快步趋进,翼如也。国君召唤去担任某种职务时,神色庄重如也。国君命令召见,不待车驾出发。
鱼馁了,肉坏了,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在有丧事的人家旁边吃饭,未尝饱。
就不唱歌。看见穿孝服的人,即使是小孩子也必须改变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