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公门,鞠躬如也;趋进,翼如也。君召使傧,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是日哭,则不歌。见齐衰、瞽者,虽童子必变。

“三人行,必得我师。”“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使人歌,善,则使复之,然后和之。

子不语:怪,力,乱,神。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达巷党人〔童子〕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曰:“我何执?执御乎?执射乎?我执御矣。”牢曰:“子云‘不试,故艺’。”

这首诗出自《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记录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入公门,鞠躬如也;趋进,翼如也。君召使傧,色勃如也。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 “入公门”指的是进入官府的大门或朝廷。
  • “鞠躬如也”和”翼如也”是古代的一种礼仪用语,形容恭敬的态度。
  • “君召使傧”指的是被国君召唤去做接待工作。
  • “色勃如也”形容脸色变得红润,显得庄重。
  • “君命召”指的是国君的命令。
  • “不俟驾行矣”意味着不等马车准备好了就急忙出发。
  1. 鱼馁,肉败,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
  • 这些句子描述的是孔子的饮食原则和对礼仪的重视。他认为,如果食物不新鲜,就应该不吃;如果座位不整洁,就不应当坐下;如果在葬礼旁边吃饭,不应该吃得过饱,因为这样可能会让人忘记哀悼。
  1. 是日哭,则不歌。见齐衰、瞽者,虽童子必变。
  • 这里提到了孔子在哀伤的日子里不唱歌,以及他对待不同身份的人(比如穿着齐衰的人或盲人)时都会表现出尊重和变化态度。
  1. “三人行,必得我师。”“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使人歌,善,则使复之,然后和之。
  • 这句话来自孔子的言论,意思是“三个人一起走路,我总能从他们身上学到东西。”
  •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描述了孔子对于道德修养、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正义感缺失的担忧。
  • “使人歌” 是指让一个能唱歌的人表演。
  • “善,则使复之” 表示当歌唱得很好的时候,会让他重复一遍歌曲。
  • “然后和之” 是指然后大家一起合唱。
  1. 子不语:怪,力,乱,神。
  • 这里孔子明确表示自己不谈论怪异、暴力、混乱和神灵等话题。
  1.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闻也。夫子言天道与性命,弗可得闻也已。”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达巷党人〔童子〕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曰:“我何执?执御乎?执射乎?我执御矣。”牢曰:“子云‘不试,故艺’。”
  • 子贡问孔子关于他的学问和言论是否可以听闻。
  • 颜渊感叹孔子的高深莫测,他的教导像高山一样令人仰望,像磨刀石一样令人努力提升自我。
  • 孔子通过耐心引导的方式教育学生,使他们能够吸收并运用知识。
  • 达巷的孩子们赞扬孔子博学多才,但没有人可以完全了解孔子的全部成就。
  • 孔子回答他的问题,表示自己已经掌握了驾车和射箭的技术,现在正在学习如何更好地驾驭自己的能力。
  • 牢告诉子贡说:“孔子说过‘不经过实践考验,就不会成为技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