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阴事中。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语在项籍事中。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馀人,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下面是对《史记》中的《留侯世家》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原文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语在淮阴事中。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语在项籍事中。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2. 译文及注释

  • 原文:汉四年(公元前203年),韩信攻破齐国并想自立为齐王,刘邦非常愤怒。张良劝说刘邦,刘邦让张良授予韩信齐王的信物,此事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
  • 译文:汉四年,韩信打败齐国并想要自立为齐王,刘邦很恼火。张良劝刘邦,刘邦派张良心去授予韩信齐王的信物,这件事记载在《淮阴侯列传》中。
  • 注释:这里的“韩信”是西汉的著名将领,他曾经在战争中多次击败项羽的部队,后来被刘邦招降,并最终成为刘邦的主要对手之一。
  1. 原文: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语在项籍事中。

  2. 译文及注释

  • 原文:同年秋天,汉王追击楚军到阳夏南面,打了败仗后驻扎在固陵,等待诸侯的军队。张良劝说刘邦,刘邦听从了他的意见,因此诸侯的军队都到了。
  • 译文:当年秋天,汉王追上楚军直到阳夏南面,打了败仗后又在固陵扎营,等待诸侯的军队。张良劝说刘邦,刘邦听从了他的意见,诸侯的军队都到了。
  • 注释:固陵是古代地名,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固始县,这里地势险要,有利于防守。
  1. 原文: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与萧何等俱封。

  2. 译文及注释

  • 原文: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高祖刘邦分封有功之臣。张良虽然没有立过战功,但刘邦认为他有谋略,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所以被封为“成信君”。刘邦又给了一些土地,让张良自选三万户。
  • 译文:汉六年(公元前201年)正月,高祖刘邦分封有功之臣。张良虽然没有立过战功,但刘邦认为他有谋略,能够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所以被封为“成信君”。刘邦又给了一些土地,让张良自选三万户。
  • 注释:刘邦认为张良虽然出身寒微,但是有远见卓识,能够在关键时刻提出正确的策略。同时,张良也有自知之明,他没有贪恋封赏的土地,而是选择了自选土地的方式。
  1. 原文:上已封大功臣二十馀人,其馀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上在雒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上曰:“此何语?”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上乃忧曰:“为之柰何?”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於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2. 译文及注释

  • 原文:高祖已经把二十多位大功臣都封了官职,但是还有一些大臣们在晚上争功,争执不下,没有决定下来是否给他们封赏。高祖在洛阳南宫的楼上,通过楼梯可以看见一些将军们常常一起坐在沙地里面谈话。高祖问道:“你们在这里说什么呢?”张良回答说:“陛下您知道吗?这是有人在谋反呀!”高祖问:“天下已经很安定了,为什么还要谋反呢?”张良说:“陛下您从平民百姓出身,依靠这些人才取得了天下。现在您已经是皇上了,而所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等人的老朋友。而且被杀害的人都是您生平所仇恨的人。现在军中的官员们计算功劳大小来决定赏赐多少封地,这样会让那些臣子害怕您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愿望,担心自己还会被怀疑以前的过失和受到诛杀,所以他们就聚集起来谋划反叛。”于是高祖十分担忧地说:“那我该怎么办呢?”张良说:“陛下平生所讨厌的人当中,群臣都知道谁最让人讨厌。其中谁最令人讨厌呢?”高祖说:“雍齿和我有过节,他曾经屡次窘辱我。我想要杀掉他,但是因为功劳大,所以不忍心杀他。”张良说:“现在我们应该首先封赏雍齿来向群臣显示我们的决心和诚意。如果群臣看到雍齿被封赏,那么他们会每个人都坚定自己的立场。”于是高祖安排了酒宴,封赏了雍齿为什方侯,并且命令丞相和御史赶紧确定功劳大小来执行赏赐。当其他大臣们都散去之后,大家都很高兴地说:“雍齿都能做侯了,我们这些人以后就不用担心了。”

《史记·三十世家·留侯世家》不仅讲述了张良的事迹和智谋,还反映了当时汉朝的政治氛围和社会状况。张良的故事启示读者即使在困境中也能保持冷静和智慧,同时也体现了忠诚与牺牲的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