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原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穀,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听而食。
  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
  子房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太公书者,后十三年从高帝过济北,果见穀城山下黄石,取而葆祠之。留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
  太史公曰:学者多言无鬼神,然言有物。至如留侯所见老父予书,亦可怪矣。高祖离困者数矣,而留侯常有功力焉,岂可谓非天乎?上曰:“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千里外,吾不如子房。”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盖孔子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留侯亦云。

翻译:史记中的《三十世家·留侯世家》

张良其先人乃韩国人也。他的祖父开地,曾为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他的父亲平,亦为釐王、悼惠王之相。然而,悼惠王逝世后二十年,秦灭了韩国,此时张良尚未开始仕途生涯。

注释:1. 张良的先祖是韩国人;2. 祖父张开地曾经担任过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宰相;3. 父亲张平,曾任韓國的釐王与悼惠王的宰相;4. 秦始皇在位期间,由于对刺杀行动失败,下令全国通缉刺客;5. 张良为了替家族复仇,不惜一切代价寻找机会刺杀秦王;6. 张良在年轻时便已决定投身政治,但当时韩国已灭亡,他遂选择隐居生活;7. 在隐居期间,张良不仅学习礼法知识,还结识了一位能锻造重达百二十斤铁锤的大力士,此锤成为日后反击秦始皇的重要武器。

赏析:本文通过描述张良的家世和早期经历,突出了其非凡的才智和勇气。文中展示了张良面对国家危机和个人困境时的坚定决心,以及他最终选择隐退而非权力斗争的生活态度。《史记》作为中国史学的经典之作,以其严谨的历史观和深刻的人物塑造闻名于世。张良的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一部分,更是中华文化中关于忠诚、智慧和牺牲精神的重要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