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二岁,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于鄀。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彊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其后四年,孔子相鲁。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闾指,军却。阖闾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闾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馀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

”`
伍子胥列传

后二岁,阖闾使太子夫差将兵伐楚,取番。楚惧吴复大来,乃去郢,徙于鄀。当是时,吴以伍子胥、孙武之谋,西破彊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

其后四年,孔子相鲁。

后五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姑苏,伤阖闾指,军却。阖闾病创将死,谓太子夫差曰:「尔忘勾践杀尔父乎?」夫差对曰:「不敢忘。」是夕,阖闾死。夫差既立为王,以伯嚭为太宰,习战射。二年后伐越,败越于夫湫。越王勾践乃以馀兵五千人栖于会稽之上,使大夫种厚币遗吴太宰嚭以请和,求委国为臣妾。吴王将许之。伍子胥谏曰:「越王为人能辛苦。今王不灭,后必悔之。」吴王不听,用太宰嚭计,与越平。

其后五年,而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新君弱,乃兴师北伐齐。伍子胥谏曰:「勾践食不重味,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之也。此人不死,必为吴患。今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而王不先越而乃务齐,不亦谬乎!」吴王不听,伐齐,大败齐师于艾陵,遂威邹鲁之君以归。益疏子胥之谋。

注释:

  • 伍子胥:春秋末期的吴国大夫、军事家,名员,字子胥。
  • 楚国人:伍子胥的祖先因侍奉楚庄王时刚直谏诤而显贵,因此后代子孙在楚国很有名气。
  • 吴王夫差:春秋时期吴国国君,名夫差。
  • 越王勾践:春秋末期越国的国君,姓文名勾践。
  • 阖闾:吴王阖间,即夫差的父亲。
  • 孔子: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名丘,字仲尼,鲁国人。
  • 相鲁:孔子担任鲁国的宰相。
  • 越王勾践:春秋末期越国的国君,姓文名勾践。
  • 太宰嚭:吴王夫差的太宰,即伯嚭。
  • 齐景公: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名杵白。
  • 艾陵:春秋时期的地名,位于今天的山东一带。

赏析:
《伍子胥列传》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伍子胥的智慧和忠诚,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高度责任感。从伐楚、伐越到北伐齐军,伍子胥始终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他的勇敢和智谋多次帮助吴国渡过难关,最终成为吴国的栋梁之才。同时,伍子胥的故事也提醒人们要珍惜和平,避免战争带来的破坏。他的人生经历和遭遇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也展示了人性中的善恶两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