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王既诛伍子胥,遂伐齐。齐鲍氏杀其君悼公而立阳生。吴王欲讨其贼,不胜而去。其后二年,吴王召鲁卫之君会之橐皋。其明年,因北大会诸侯于黄池,以令周室。越王勾践袭杀吴太子,破吴兵。吴王闻之,乃归,使使厚币与越平。后九年,越王勾践遂灭吴,杀王夫差;而诛太宰嚭,以不忠于其君,而外受重赂,与己比周也。
伍子胥初所与俱亡故楚太子建之子胜者,在于吴。吴王夫差之时,楚惠王欲召胜归楚。叶公谏曰:「胜好勇而阴求死士,殆有私乎!」惠王不听。遂召胜,使居楚之边邑鄢,号为白公。白公归楚三年而吴诛子胥。
白公胜既归楚,怨郑之杀其父,乃阴养死士求报郑。归楚五年,请伐郑,楚令尹子西许之。兵未发而晋伐郑,郑请救于楚。楚使子西往救,与盟而还。白公胜怒曰:「非郑之仇,乃子西也。」胜自砺剑,人问曰:「何以为?」胜曰:「欲以杀子西。」子西闻之,笑曰:「胜如卵耳,何能为也。」
诗句
伍子胥初所与俱亡故楚太子建之子胜者,在于吴。吴王夫差之时,楚惠王欲召胜归楚。叶公谏曰:「胜好勇而阴求死士,殆有私乎!」惠王不听。遂召胜,使居楚之边邑鄢,号为白公。白公归楚三年而吴诛子胥。
白公胜既归楚,怨郑之杀其父,乃阴养死士求报郑。归楚五年,请伐郑,楚令尹子西许之。兵未发而晋伐郑,郑请救于楚。楚使子西往救,与盟而还。白公胜怒曰:「非郑之仇,乃子西也。」胜自砺剑,人问曰:「何以为?」胜曰:「欲以杀子西。」子西闻之,笑曰:「胜如卵耳,何能为也。」
译文
吴王在杀害了伍子胥之后,继续对齐国发起了攻击。齐国的鲍氏家族杀了他们的国君悼公,并立了阳生作为新君主。吴王想要讨伐这个敌人,但由于力量不足而撤军。两年后,吴王邀请鲁国和卫国的君主到橐皋举行大会谈和,随后又召集了北边的诸侯在黄池集会,以此命令中原地区的各诸侯国。越王勾践趁机偷袭并杀死了吴国的太子,攻破了吴军的防线。吴王得知此事后,只得返回,并通过使者向越国支付重金以求和解。九年后,越王勾践最终消灭了吴国,并杀死了吴王夫差,同时处死了太宰伯嚭,因为伯嚭对外接受贿赂并与自己勾结。
伍子胥最初和伍尚一起逃亡时,跟随的是他的父亲伍奢的儿子伍尚。当吴王夫差的时候,楚国的楚惠王想要召回伍尚回楚。叶公劝阻说:「伍尚喜好勇猛且暗中寻找愿意为他献身的士兵,恐怕他心中有所图谋!」楚惠王没有听从他的劝告。于是,楚惠王派人召回了伍尚,让他居住在楚国边境的城市鄢地,并给他起名叫白公。伍尚回到楚国三年后,吴国就下令杀掉了伍子胥。
白公胜回到了楚国之后,因为他怨恨郑国杀了他的父亲,便暗中训练士兵寻求报复郑国。他在楚国待了五年,请求楚国攻打郑国。楚国的令尹子西同意了他的请求。但是,当晋国攻打郑国的消息传来时,楚国请求救援。楚国派子西前去救援,并与郑国缔结盟约后返回。白公胜非常生气地说:「不是我的敌人是郑国,而是你子西。」于是他亲自磨砺着剑,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白公胜回答说:「我想要杀了子西。」子西听说后笑道:「白公胜就像鸡蛋一样容易破碎,怎么可能做到呢?」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伍子胥、白公胜以及楚惠王等历史人物的命运波折。诗中描绘了伍子胥被吴王所害、白公胜的复仇行动以及白公胜对楚国内部政治的不满和愤怒情绪。通过这些事件,展示了战国时期各国之间的纷争与冲突,以及人物之间复杂的关系和心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