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士不过三千,车不过三百乘,卒不过三万,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强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于胸中矣,岂揜于众人之言而以冥冥决事哉!
“臣窃以天下之地图案之,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为一,并力西乡而攻秦,秦必破矣。今西面而事之,见臣于秦。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
“夫衡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予秦。秦成,则高台榭,美宫室,听竽瑟之音,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姣美人,国被秦患而不与其忧。是故夫衡人日夜务以秦权恐愒诸侯以求割地,故原大王孰计之也。
诗句
1. 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士不过三千,车不过三百乘,卒不过三万,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
- 注释: “臣”指苏秦。“尧无三夫之分”,意指尧舜时代,没有三个人能分的公田。“舜无咫尺之地”,意指舜时,没有一寸土地属于他所有。“汤武之士不过三千,车不过三百乘,卒不过三万”,意指商汤和周武王的军队人数、战车数量都很少。
2. 明主外料其敌之强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于胸中矣,岂揜于众人之言而以冥冥决事哉!
- 注释: “明主”指的是英明的君主。“外料其敌之强弱”意为对外评估敌人力量的强与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意为对内评价士兵的能力高下。“不求诸于众而自成决断”,意即不依赖于他人言论或猜测而自行判断事情的成败。
3. 夫衡人者,皆欲割诸侯之地以予秦。
- 注释: “衡人”在这里指的是平衡各方势力的人,他们想要通过割让土地给秦国来达到平衡。
4. 秦成,则高台榭,美宫室,听竽瑟之音,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姣美人,国被秦患而不与其忧。
- 注释: “秦成”指的是秦国的胜利或者称霸。“高台榭,美宫室”意指建筑豪华的宫廷建筑。“听竽瑟之音”意指欣赏音乐。“楼阙轩辕”是古代传说中的黄帝宫殿。“长姣美人”是指美丽的女性。“国被秦患而不与其忧”意指秦国虽然得到了其他国家的土地,但并没有因此得到真正的帮助或忧虑。
译文
在《史记》的七十列传中,苏秦讲述了他对政治策略的看法。他强调了英明的统治者应该先了解敌人的强弱,再决定自己的战略。苏秦批评那些希望通过牺牲他国利益来巩固自己地位的平衡各方的人,认为这样的行为最终只会损害他自己的利益。他主张国家应该独立自主而非依赖外部力量,并警告说如果一个国家过于依赖于其他大国的保护,那么它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地获得安全。
赏析
苏秦通过这段论述强调了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和自我保障的重要性。他反对任何形式的外交手段,如牺牲他国利益来求得和平或稳定,认为这样的做法最终会导致自身的不利。苏秦的观点反映了一种对国家利益至上的坚定立场,同时也提醒了决策者在决策时应考虑到长远的后果和潜在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