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擅自。闻:把事情报告上级,使上级听到。相:指闽越的丞相。不请:指不向汉天子请示。幸:侥幸。谢:谢罪。固:固然。完:保全完整。?:铁柄小矛。此指以?刺杀。奉:通“捧”。此指送。致:送到。大行:指王恢。耘:锄草。此指消除。便宜:方便灵活地处理事情。案兵:停止军事活动。大农军:指韩安国的军队。首恶:首先做坏事的人。此指首先挑起战争的人。?丑:人名。与:参加。奉:侍奉。威:威望。行:传布。矫:矫正。持正:保持正道。劳:劳苦。因:于是。
至元鼎五年,南越反,东越王馀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将军击吕嘉等。兵至揭扬,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两端,阴使南越。及汉破番禺,不至。是时楼船将军杨仆使使上书,愿便引兵击东越。上曰士卒劳倦,不许,罢兵,令诸校屯豫章梅领待命。
诗句翻译与注释:
擅闻不请,幸谢固完,以铁为刀,持正劳苦。
解释: 我擅自报告事情而不请示上级,侥幸获得赦免并感谢皇帝的恩典。我当然要保全自己的完整,用锋利的小矛作为武器,保持公正和努力工作,因为这是我的责任。
东越王馀善上书,请以卒八千人从楼船将军击吕嘉等。
解释: 东越王余善向朝廷请求派遣八千士兵跟随楼船将军攻打吕嘉等。
兵至揭扬,以海风波为解,不行,持两端,阴使南越。
解释: 军队抵达了揭扬(地名),由于海上的风浪原因而停止前进,我站在两难之间,暗中让南越国行动。
及汉破番禺,不至。
解释: 当汉朝攻破番禺之后,我没有到达那里。
赏析:
此段文字描述了东越王在汉朝平定南越之后的行为和态度。他不仅表面上请求派兵相助,但实际上并未实际参与军事行动,反而暗中与南越国进行联络。这种“持两端”的行为,既表现出他的谨慎和机智,也体现了他对局势的复杂判断和对形势的把握。此外,文中通过对比东越王的行为与汉朝的态度,突显了东越王的两面性和汉王朝的统一力量。整体而言,这段文字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行为,展现了一个历史时期的复杂国际关系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