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鼎六年秋,馀善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且往,乃遂反,发兵距汉道。号将军驺力等为“吞汉将军”,入白沙、武林、梅岭,杀汉三校尉。是时汉使大农张成、故山州侯齿将屯,弗敢击,却就便处,皆坐畏懦诛。

馀善刻“武帝”玺自立,诈其民,为妄言。天子遣横梅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元封元年冬,咸入东越。东越素兵发距险,使徇北将军守武林,败楼船将军数校尉,杀长吏。楼船将军率钱唐辕终古斩徇北将军,为御儿侯。自兵未往。

元鼎:汉武帝第五个年号(前116-前111)。海风波:海风掀起大浪。解:解释。此指借口。持两端:采取两不得罪的政策。阴:暗中。便:顺便。引兵:领兵。许:答应。梅领:即梅岭。汉道:汉军经过的道路。号:加封名号。故:原来的,从前的。齿:刘齿。元朔四年(前125),受封山州侯,元鼎五年(前112)被免去侯爵。所以这里称“故山州侯”。将屯:率兵驻防。却:退。就:往。便处:方便有利的地方。坐:因犯……罪。畏懦:怯懦惧敌军。妄言:虚妄不实的言论。越侯:降汉后被封为侯的两个南越人,即严和甲。一任戈船将军,一任下濑(一作“下厉”)将军。元封:汉武帝第六个年号(前110-前105)。素:一向。自兵:自己的军队。

”`
余善,东越王。元鼎六年秋,闻楼船请诛之,汉兵临境,且往,乃遂反,发兵距汉道。自号“将军”,号其民曰“妄言”。天子遣横梅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元封元年冬,咸入东越。东越素兵发距险,使徇北将军守武林,败楼船将军数校尉,杀长吏。楼船将军率钱唐辕终古斩徇北将军,为御儿侯。自兵未往。

解析:《史记·七十列传·东越列传》是《史记》的第七十一篇,记述了东越的变迁史实。文章分为两部分:一是秦末汉初时,东越由郡县变为闽越国和东海国,勾践的后裔无诸成为闽越王,摇成为东海王;二是西汉时期的历史事件,如汉武帝时期的军事征伐等。

译文:
元鼎六年秋天,余善听到楼船将军请求诛杀他,汉朝军队已经逼近边境,于是造反,出兵抵抗汉朝军队。自己称将军,命令他的百姓都称自己是汉贼,自称“天帝”。天子派遣横梅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前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和舒出梅岭;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元封元年冬天(即公元前110年),全部进入东越。东越一向以武力抵御险阻,派徇北将军驻守武林,打败了楼船将军数名校尉,杀死了长吏。楼船将军率领钱唐的辕终古斩杀徇北将军,被封为御儿侯。从战争开始到结束。

赏析:
本文通过叙述东越的变迁史实,展现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逐渐走向统一的历史趋势,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维护中央政权的大一统思想。叙事有分有合,主线分明,重点突出,文字朴实而简炼,在平淡中显示出特异的风采。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详细描述,展示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社会状况,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和行为动机。同时,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看法和思考,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