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越衍侯吴阳前在汉,汉使归谕馀善,馀善弗听,及横海将军先至,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于汉阳。从建成侯敖,与其率,从繇王居股谋曰:“侯善首恶,劫守吾属。今汉兵至,众强,计杀馀善,自归诸将,傥幸得脱。”乃遂惧杀馀善,以其众降横海将军,故封繇王居股东成侯,万户;封建成侯敖为开陵侯;封越衍侯吴阳为北石侯;封横海将军说为按道侯;封横海校尉为缭荌侯。福者,成阳共王子,故为海常侯,坐法失侯。旧从军无功,以宗室故侯。诸将皆无成功,莫封。东越将多军,汉兵至,弃其军降,封为无锡侯。

于是天子曰东越狭多阻,闽越悍,数反覆。诏军吏皆将其民徙处江、淮间。东越地遂虚。

越衍侯:指东越衍侯。以:犹“率”。从:跟,同。率:率领。此指敖所率领的部下官吏。劫守:劫持。吾属:我们。傥:通“倘”,或许。幸:侥幸。脱:指逃脱被杀的命运。狭:指地势狭小。阻:山势险要。虚:空。

诗句:

故越衍侯吴阳前在汉,汉使归谕馀善,馀善弗听,及横海将军先至,越衍侯吴阳以其邑七百人反,攻越军于汉阳。从建成侯敖,与其率,从繇王居股谋曰:“侯善首恶,劫守吾属。今汉兵至,众强,计杀馀善,自归诸将,傥幸得脱。”

译文:

东越衍侯吴阳以前曾隶属汉朝,汉朝使者回去向余善说明情况,但余善不听劝。当横海将军先行到达后,越衍侯吴阳率领其所属的七个百户人反叛,攻击汉朝军队于汉阳。他跟随建成侯敖及其部下,与繇王居股商议说:“侯善于率先起事,劫持我们的首领。如今汉朝大军来到,人数众多,计划杀掉余善,自己归顺将领们,或许侥幸能够逃脱。”于是他们最终决定杀死余善,率领众人投降横海将军,因此被封为繇王居股东成侯,万户;封横海将军说为开陵侯;封越衍侯吴阳为北石侯;封横海将军说为按道侯;封横海校尉为缭荌侯。福者是成阳共王子,因此被封为海常侯,因犯法失去侯位。旧时跟随军队没有功劳,因为是宗室所以被封侯。其他将军都没有成功,没有被封侯。东越的将领多军,汉朝军队到时弃其军队投降,被封为无锡侯。

赏析:

这首诗记录了汉武帝时期对东南沿海一带的军事行动及其结果。诗中提到的东越衍侯吴阳,以及与他一起反叛的其他将领和官员,都是当时汉朝在东南沿海地区的重要军事力量。他们的行动和决策直接影响了该地区的局势和汉朝的军事战略。

诗中的“横海将军”是指汉朝派遣去对抗东越地区的指挥官,而“建成侯敖”、“繇王居股”等人则是跟随这位将军一同行动的将领和官员。他们的行动和决策对于战争的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例如,诗中提到的“余善弗听”和“计杀馀善”,展示了他们在战争中的策略和决断力。而“倘幸得脱”则表达了他们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成功地传达了当时东南沿海地区的战争情况和士兵们的生活状态。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历史信息,也让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