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汉既灭越,而蜀、西南夷皆震,请吏入朝。于是置益州、越巂、牂柯、沈黎、汶山郡,欲地接以前通大夏。乃遣使柏始昌、吕越人等岁十馀辈,出此初郡抵大夏,皆复闭昆明,为所杀,夺币财,终莫能通至大夏焉。于是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卫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斩首虏数万人而去。其后遣使,昆明复为寇,竟莫能得通。而北道酒泉抵大夏,使者既多,而外国益厌汉币,不贵其物。
自博望侯开外国道以尊贵,其后从吏卒皆争上书言外国奇怪利害,求使。天子为其绝远,非人所乐往,听其言,予节,募吏民毋问所从来,为具备人众遣之,以广其道。来还不能毋侵盗币物,及使失指,天子为其习之,辄覆案致重罪,以激怒令赎,复求使。使端无穷,而轻犯法。其吏卒亦辄复盛推外国所有,言大者予节,言小者为副,故妄言无行之徒皆争效之。其使皆贫人子,私县官赍物,欲贱市以私其利外国。外国亦厌汉使人人有言轻重,度汉兵远不能至,而禁其食物以苦汉使。汉使乏绝积怨,至相攻击。而楼兰、姑师小国耳,当空道,攻劫汉使王恢等尤甚。而匈奴奇兵时时遮击使西国者。使者争遍言外国灾害,皆有城邑,兵弱易击。于是天子以故遣从骠侯破奴将属国骑及郡兵数万,至匈河水,欲以击胡,胡皆去。其明年,击姑师,破奴与轻骑七百馀先至,虏楼兰王,遂破姑师。因举兵威以困乌孙、大宛之属。还,封破奴为浞野侯。王恢数使,为楼兰所苦,言天子,天子发兵令恢佐破奴击破之,封恢为浩侯。于是酒泉列亭鄣至玉门矣。
《史记·七十列传·大宛列传》原文:
是时汉既灭越,而蜀、西南夷皆震,请吏入朝。于是置益州、越巂、牂柯、沈黎、汶山郡,欲地接以前通大夏。乃遣使柏始昌、吕越人等岁十馀辈,出此初郡抵大夏,皆复闭昆明,为所杀,夺币财,终莫能通至大夏焉。其后汉发三辅罪人,因巴蜀士数万人,遣两将军郭昌、卫广等往击昆明之遮汉使者,斩首虏数万人而去。其后遣使,昆明复为寇,竟莫能得通。北道酒泉抵大夏,使者既多,而外国益厌汉币,不贵其物。
译文及赏析:
《史记·七十列传·大宛列传》讲述了汉武帝时期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过程。张骞作为汉朝的使者,第一次出使西域是为了与月氏联络,共同对抗匈奴的侵略。然而他未能成功,反而被匈奴扣押十多年。之后张骞再次出使西域,最终到达大月氏并与之建立了联系,并得到了乌孙的支持。这次出使虽然未能完全实现联合月氏共同对抗匈奴的目标,但是为汉朝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并了解到了西域各国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
在汉武帝的坚持下,汉武帝派遣张骞打通西域之路,努力控制河西走廊,对于维护中国的统一和强大,都做出了重大贡献。这篇传记详细记述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过程,展示了西汉王朝同西域诸国间的政治和人员往来,以及他们之间存在的经济文化交流关系。
《史记·七十列传·大宛列传》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叙述,展示了汉代与西域各国间的复杂关系及其深远的影响。它不仅记录了一个外交事件的发生和结果,也反映了当时汉朝对西域的控制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