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其于周尤甚,及秦可见。代王之入,任于卜者。太卜之起,由汉兴而有。
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
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相视而叹。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于卜肆中。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间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二大夫再拜谒。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坐定,司马季主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之纪,差次仁义之际,列吉凶之符,语数千言,莫不顺理。
诗句翻译与赏析:
自古受命而王,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其于周尤甚,及秦可见。代王之入,任于卜者。太卜之起,由汉兴而有。
【译文】:自古以来君王兴起的时候,他们的胜利往往都依靠占卜来确定命运,这在周朝尤为明显,到了秦国也可以看到。代王入宫之时,是靠占卜来决策的。太卜之术是从汉朝开始有,发展起来的。
【注释】:“自古受命而王”意指自古以来,那些能够称王的人,他们的成功往往是通过占卜来决定的。 “王者之兴何尝不以卜筮决于天命哉!”这里的“王者之兴”指的是帝王的兴起,“以卜筮决于天命”是指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命运。 “其于周尤甚,及秦可见。”说明在周朝尤为明显,而在秦国也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这里的重点在于强调占卜在古代中国的重要性)。 “代王之入,任于卜者。”代王的入宫是依赖占卜的结果。 “太卜之起,由汉兴而有。”太卜之术是从汉朝开始有,并逐渐发展起来。
【赏析】:本句描绘了中国古代帝王选择和决策过程中,占卜作为一项重要手段的地位及其影响。司马季主者,楚人也。卜于长安东市。
【译文】:司马季主是楚国人,他在北京城东的市集进行占卜。
【注释】:“司马季主者”是对人的称呼,表示这是对司马季主的叙述。 “卜于长安东市”表明他在长安城东的集市上进行占卜。
【赏析】:这段描述了司马季主的活动地点和职业,为我们勾勒出一个具体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为后续的故事情节奠定了基础。宋忠为中大夫,贾谊为博士,同日俱出洗沐,相从论议,诵易先王圣人之道术,究遍人情。相视而叹。贾谊曰:“吾闻古之圣人,不居朝廷,必在卜医之中。”今吾已见三公九卿朝士大夫,皆可知矣。试之卜数中以观采。二人即同舆而之市,游于卜肆中。天新雨,道少人,司马季主间坐,弟子三四人侍,方辩天地之道,日月之运,阴阳吉凶之本。二大夫再拜谒。司马季主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即礼之,使弟子延之坐。坐定,司马季复理前语,分别天地之终始,日月星辰之纪,差次仁义之际,列吉凶之符,语数千言,莫不顺理。 【译文】:宋忠担任中大夫,贾谊担任博士,他们在同一天一起出来洗澡、洗头,一同讨论《易经》等先王圣人之道术,研究世间人情事理。他们相互看着对方感叹。贾谊说:“我曾经听说古代的圣人,不居住在朝廷,必定是在卜医(一种古代的职业)之中。”现在我已经见到过三公九卿等朝中的士大夫,他们都可以通过占卜来观察和理解。他们两个人就一起乘坐一辆车到集市上去,在卜卦摊子上游玩。当时天下刚刚下了一场大雨,街上行人稀少,司马季主正在一间屋子里闲坐,他的弟子们大约有四五个在旁边侍候。他们正在辩论天地的道理、日月运行的情况、阴阳吉凶的根本等等问题。两位大夫再次向他行礼致敬。司马季主看着他的样子,认为他是一个聪明的人,就热情地招待他坐下。待座后,司马季主再次讲述前面的话题,详细地论述了天地的起源、日月星辰的纪述、区分仁义的时机、排列吉凶的象征等等,并且谈论了几千句话,没有一句不是合情合理的。
【注释】:“宋忠为中大夫”指的是宋忠担任的职务是中大夫。 “贾谊为博士”指的是贾谊担任的职位是博士。 “同日俱出”是指同时出来的。 “游于卜肆中”是指在卜卦摊位上玩乐。 “天新雨”指的是当天天气刚下过雨。 “道少人”是指街上行人很少。 “司马季主”是指司马季主这个人物的名字。 “视其状貌,如类有知者”,意为他观察司马季主的模样,觉得他像是一个聪明的人。 “礼之”是指以礼对待他。 “分别天地之终始”是指司马季主详细讲解天地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日月星辰之纪”是指解说日月星辰的运动变化规律。 “仁义之际”是指分辨仁义之间的差别。 “列吉凶之符”是指列出吉祥或凶险的标志。 “语数千言”是指谈话持续了很长时间。 “莫不顺理”是指没有一句是不合乎道理的。
【赏析】:这一段描写了宋忠和贾谊与司马季主的对话内容,展现了司马季主的智慧和才能,以及他对《易经》和其他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之间交往的场景和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