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
司马季主捧腹大笑曰:观大夫类有道术者,今何言之陋也,何辞之野也!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污长者?
二君曰:尊官厚禄,世之所高也,贤才处之。今所处非其地,故谓之卑。言不信,行不验,取不当,故谓之污。夫卜筮者,世俗之所贱简也。世皆言曰:夫卜者多言夸严以得人情,虚高人禄命以说人志,擅言祸灾以伤人心,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于己。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
司马季主曰:「公且安坐。公见夫被发童子乎?日月照之则行,不照则止,问之日月疵瑕吉凶,则不能理。由是观之,能知别贤与不肖者寡矣。
诗句翻译
宋忠、贾谊突然感到困惑,他们端正着猎帽,正襟危坐,说:我观察先生的神态,听先生的话语,小子私下里观看世间的人和事,从未见过这样的高人。现在为什么地位这么低下,行为这么污秽呢?
司马季主捧腹大笑说:我看大夫类似是有道术的人,怎么现在说话这么浅薄,言辞这么粗野!请问您现在所尊敬的是什么人呢?您所崇尚的又是谁呢?现在为什么贬低长者呢?
二君说:高官厚禄是世人所尊崇的,贤才处在这样的职位上。但现在所处非其位,所以称之为卑贱。言语不实,行为不验,所得不正当,所以称之为污秽。而卜筮之术是世俗所轻视的。人们都说,占卜的人多用夸张严肃来迎合人心,虚夸地推算人的官运命运以欺骗人的心思,擅自谈论灾祸以伤害人心,歪曲地谈论鬼神以耗尽别人的财物,厚颜无耻地索取谢礼以私利。这些都是我所鄙视的,因此被称之为卑污。
司马季主说:「请您安坐。您见过那个披头散发的小孩子吗?太阳和月亮照耀着他,他就能行走,否则就静止不动。如果问他日月中的瑕疵、吉凶,他就不能分辨清楚。由此看来,能辨别贤与不肖的人真是太少了。」
赏析
这首诗通过宋、贾二人对一位名叫司马季主的人物的询问,揭示了当时社会上一些有识之士的困惑和无奈。司马季主的回答虽然看似轻松诙谐,但却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的处境和心态。他们虽然拥有一定的知识和见识,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却难以施展才华,只能屈身于低微的位置。这种困境使得他们在面对权势之人时,不得不保持谦恭和谨慎的态度。同时,这也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修养的重视和对于知识价值的认可,同时也暴露了社会对于道德修养和个人品质的忽视和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