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曰:君子内无饥寒之患,外无劫夺之忧,居上而敬,居下不为害,君子之道也。今夫卜筮者之为业也,积之无委聚,藏之不用府库,徙之不用辎车,负装之不重,止而用之无尽索之时。持不尽索之物,游于无穷之世,虽庄氏之行未能增于是也,子何故而云不可卜哉?天不足西北,星辰西北移;地不足东南,以海为池;日中必移,月满必亏;先王之道,乍存乍亡。公责卜者言必信,不亦惑乎!

公见夫谈士辩人乎?虑事定计,必是人也,然不能以一言说人主意,故言必称先王,语必道上古;虑事定计,饰先王之成功,语其败害,以恐喜人主之志,以求其欲。多言夸严,莫大于此矣。然欲强国成功,尽忠于上,非此不立。今夫卜者,导惑教愚也。夫愚惑之人,岂能以一言而知之哉!言不厌多。

《庄子·秋水篇》

译文:
庄子说:“君子内部没有饥饿寒冷的忧虑,外部没有劫掠掠夺的威胁,处在上位能够尊敬他人,处于下位不会造成危害。这就是君子的行为准则。现在的卜筮之人,他们从事的行业,积累下来的东西不会堆积成山,藏起来不用仓库储存,迁移也不会用载重的大车,装载货物也不会很重。只要停下,就可以无限次地使用。拿着这些东西,可以漫游于无穷无尽的世界。即便庄子自己的生活方式也不能增加这些,你为什么却认为不可以占卜呢?天地不足的地方在西北,星辰就会在西北方向移动;地盘不足的地方在东南,就把大海当做池塘;太阳一定有升起和落下的时刻,月亮也一定有盈缺。先王之道,有时存在,有时消亡。公责备占卜之人说的话一定可靠,这不也是让人迷惑吗!
你看那些善于辩论的人,考虑事情确定计谋,一定是这种人。但这些人不能通过一句话就能影响人的主意,所以总是说要先王的言语,讲述上古的故事;考虑事情确定计谋,描述先王成功的历史,叙述失败的危险,以此来恐吓或者使君主高兴,以此达到自己的愿望。他们说话夸张严肃,没有比这更大的了。但是想要强国成功,尽忠于君主,如果没有这些是做不到的。现在的占卜者,是用来迷惑愚人和教导无知的人。愚蠢和愚昧的人,怎么可能仅凭一句话就了解呢!言辞不必太多。”

赏析:
本篇主要讲述了庄子对于卜筮的看法。庄子认为卜筮是一种引导人们走向迷惑和愚昧的方法,而不是帮助人们获得智慧和知识的途径。他批评了当时社会中一些人过于迷信卜筮的行为,并强调了思考的重要性。同时,庄子也指出了卜筮者的言论夸大其词,并没有实际意义,因此他认为卜筮并不能真正帮助人们解决问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