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曰:“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世而制。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故圣人上贤不离古,顺俗而不偏宜。鲁定公序昭穆,顺祖祢,昭公废卿士,以省事节用,不可谓变祖之所为,而改父之道也?二世充大阿房以崇绪,赵高增累秦法以广威,而未可谓忠臣孝子也。”

译文:

文学说:“聪明的人根据时势的变化来改变,明智的人随着世道而制定制度。孔子说:‘用麻布做成的礼帽,是表示对礼制的尊重,但如今却改为纯色的,这是节俭。’因此圣人尊敬贤德之人而不离开古代,顺应习俗但不偏离正道。鲁定公按照昭穆顺序排列祖先,顺从祖辈和父辈的规矩,而昭公罢除卿士职位,以减少事务节省开支,不能说是对祖先的作法进行改变,而是为了父亲的道路。二世在阿房宫建造了巨大的工程,赵高则增加秦朝法律以扩大威严,这都不能称之为忠臣孝子。”

注释:

  • 明者因时而变:聪明的人会根据时代的变化而调整自己的行为。
  • 知者随世而制:明智的人会根据时代的需要而制定相应的制度。
  • 孔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帽子是表示对礼制的尊重,但现在却改为纯色的,这是节俭。”
  • 上贤不离古:尊敬贤德之人而不离开古代。
  • 顺俗而不偏宜:顺应习俗但不偏离正道。
  • 鲁定公序昭穆:鲁定公按照昭穆顺序排列祖先。
  • 昭公废卿士:昭公罢除卿士职位。
  • 二世充大阿房以崇绪:二世在阿房宫建造了巨大的工程。
  • 赵高增累秦法以广威:赵高增加秦朝法律以扩大威望。
  • 未可谓忠臣孝子也:这不能称之为忠臣孝子。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讨论了古代贤德之人的行为准则与现代社会之间的矛盾。诗中通过孔子的言论,强调了古代对于礼制的尊重以及节俭的重要性。同时,诗中也批评了二世和赵高的无理行为,认为他们虽然有野心和权势,但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忠臣孝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