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

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闵损字子骞。少孔子十五岁。

孔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不仕大夫,不食污君之禄。“如有复我者,必在汶上矣。”

冉耕字伯牛。孔子以为有德行。

伯牛有恶疾,孔子往问之,自牖执其手,曰:“命也夫!斯人也而有斯疾,命也夫!”

冉雍字仲弓。

仲弓问政,孔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父,贱人。孔子曰:“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

诗句:

1 孔子哭颜回 - 孔子因失去好友颜回而悲痛,他提到颜回好学,不会迁怒,也不会犯同样的错误。颜回早逝使他非常伤心。

  1. 闵损字子骞 - 闵损是孔子的学生之一,比孔子小十五岁。孔子称赞闵损孝顺,即使在父母和兄弟的批评下也保持自己的清白。
  2. 冉耕字伯牛 - 冉耕被孔子认为有德行,尽管他有疾病。
  3. 伯牛有恶疾 - 伯牛患有严重疾病,孔子前去探望并表示哀悼。
  4. 冉雍字仲弓 - 冉雍向孔子询问政治问题时,孔子告诉他应当以礼对待所有人,无论在家或在外都要受到尊重。
  5. 孔子以仲弓为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 - 孔子认为冉雍具备担任高位的能力,并且能够使一个国家治理得很好。
  6. 仲弓父,贱人 - 仲弓的父亲出身低微,但孔子认为这不应该妨碍仲弓的优秀品质。

译文:

  1. 孔子对颜回之死的哀痛之情溢于言表,他认为颜回是个优秀的好学者,不迁怒、不贰过。颜回的去世使得门人更加亲近。
  2. 鲁哀公询问孔子哪个弟子最勤学。孔子回答说,颜回是最勤学的弟子,不迁怒,不贰过。颜回不幸英年早逝,现在没有听闻还有谁像颜回那样好学了。
  3. 闵损字子骞,比孔子小十五岁。
  4. 孔子称赞闵损的孝顺,即使在父母和兄弟的批评下也不改其行。
  5. 冉耕字伯牛,孔子以为他具有高尚的德行。
  6. 伯牛有严重的疾病,孔子前去探望并表示哀悼。
  7. 冉雍字仲弓,向孔子询问政治问题。孔子告诉他要“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在国无怨,在家无怨。
  8. 孔子以冉雍有德行,认为他可以胜任高官之位,甚至能够使国家治理得很好。
  9. 仲弓的父亲出身低微,但孔子认为这不会影响仲弓的品质。

赏析:

此文描述了孔子与他的几位弟子的关系及他们的生活状态。颜回以其好学和谦逊赢得了孔子的高度评价;闵损因其孝顺和谦逊受到孔子的赞扬;冉耕则因其高尚的德行被孔子所肯定;伯牛虽患病,但孔子依然关心其健康情况;冉雍向孔子求教如何治国,孔子给予指导希望他能承担重任;最后提及仲弓的父亲虽低微却不影响仲弓的人品,展现了孔子对弟子们全面且深入的评价和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