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季康子问:“仲由仁乎?”孔子曰:“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不知其仁。”

子路喜从游,遇长沮、桀溺、荷丈人。

子路为季氏宰,季孙问曰:“子路可谓大臣与?”孔子曰:“可谓具臣矣。”

子路为蒲大夫,辞孔子。孔子曰:“蒲多壮士,又难治。然吾语汝:恭以敬,可以执勇;宽以正,可以比众;恭正以静,可以报上。”

初,卫灵公有宠姬曰南子。灵公太子蒉聩得过南子,惧诛出奔。及灵公卒而夫人欲立公子郢。郢不肯,曰:“亡人太子之子辄在。”于是卫立辄为君,是为出公。出公立十二年,其父蒉聩居外,不得入。子路为卫大夫孔悝之邑宰。蒉聩乃与孔悝作乱,谋入孔悝家,遂与其徒袭攻出公。出公奔鲁,而蒉聩入立,是为庄公。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

诗句: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孔子曰:“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若由也,不得其死然。”“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译文:
子路虽然听到很多道理,但还没有实践,只是担心自己会忘记这些道理。
孔子评价道:“一个人能够凭借一句话就把官司审理好,这个人就是仲由(子路)吧!”“仲由呀,他比我还勇敢,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 “假如仲由真的死了,那可就糟糕了。”“穿着破旧的粗布衣服和穿狐貉皮衣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感到羞耻的人,大概就是仲由吧!” “仲由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还没有完全进入圣人的境界。”

注释:

  • 子路:孔子的学生之一,性格直率,喜欢直言。
  • :听到,这里指听到的道理或知识。
  • 未之能行:还没有去实践。
  • 唯恐有闻:非常担心自己的知识被遗忘。
  • 孔子: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片言可以折狱:一句话就能解决官司,形容说话能力极强。
  • 好勇过我:比我还勇敢。
  • 无所取材: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 不得其死然:好像没有活到最后一样。
  • 衣敝缊袍:穿着破旧的衣服。
  • 衣狐貉:穿狐狸和貉皮的衣服。
  • 升堂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 未入于室:还没有完全进入圣人的境界。
  • 季康子问:季康子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
  • 千乘之国:古代以千乘为一国之大小,千乘即一千辆战车。
  • 不知其仁:不知道他的仁德。
  • 子路喜从游:子路很喜欢跟随孔子出游。
  • 遇长沮、桀溺、荷丈人:遇到了三个名叫长沮、桀溺和荷丈人的隐士。
  • 为季氏宰:担任季氏家的总管或管家。
  • 辞孔子:向孔子告辞。
  • 蒲多壮士:蒲地有很多勇士。
  • 难治:治理起来困难。
  • 恭以敬:恭敬的态度。
  • 可以执勇:可以用来执行勇敢的行为。
  • 宽以正:宽容的态度。
  • 可以比众:可以用来与其他人比较。
  • 恭正以静:恭敬而又稳重地对待一切事物。
  • 方孔悝作乱:当孔悝开始制造叛乱时。
  • 子路在外:子路当时不在鲁国。
  • 闻而驰往:听到这个消息后立刻赶过去。
  • 出公去矣:卫灵公的儿子出公逃亡。
  • 门已闭:城门关闭了。
  • 子可还矣: 子路认为子羔应该回到卫国去。
  • 毋空受其祸:不要白白地遭受灾祸。

赏析:
本诗是《史记·七十列传》中的一篇,描述了孔子对弟子子路的评价以及子路的一些言行举止。文章通过对子路性格特点的描述,展示了孔子对他的评价以及他对孔子教诲的领悟。同时,文中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孔子与子路之间的师生关系,以及孔子对子路性格和行为的评价。此外,通过子路的行为和反应,展现了他对于正义、勇敢和忠诚的追求,同时也体现了他对道德修养的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