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遂问子贡。子贡曰:“吴王为人猛暴,群臣不堪;国家敝以数战,士卒弗忍;百姓怨上,大臣内变;子胥以谏死,太宰嚭用事,顺君之过以安其私:是残国之治也。今王诚发士卒佐之徼其志,重宝以说其心,卑辞以尊其礼,其伐齐必也。彼战不胜,王之福矣。战胜,必以兵临晋,臣请北见晋君,令共攻之弱吴必矣。其锐兵尽于齐,重甲困于晋,而王制其敝,此灭吴必矣。”越王大说,许诺。送子贡金百镒,剑一,良矛二。
子贡不受,遂行。报吴王曰:“臣敬以大王之言告越王,越王大恐,曰:‘孤不幸,少失先人,内不自量,抵罪于吴,军败身辱,栖于会稽,国为虚莽,赖大王之赐,使得奉俎豆而修祭祀,死不敢忘,何谋之敢虑!’”后五日,越使大夫种顿首言于吴王曰:“东海役臣孤句践使者臣种,敢修下吏问于左右。今窃闻大王将兴大义,诛彊救弱,困暴齐而抚周室,请悉起境内士卒三千人,孤请自被坚执锐,以先受矢石。因越贱臣种奉先人藏器,甲二十领,鈇屈卢之矛,步光之剑,以贺军吏。”
【诗句】句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徒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译文】句践(即越王勾践)向吴王行顿首再拜大礼,说道:“我曾经没有考虑到力量,就和吴国交战。我在会稽被围,痛苦深入到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只是希望能够与吴王并肩作战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是我的愿望。”
【注释】句践:古代中国的一个诸侯国越国的君主。顿首:叩头。再拜:两次叩头行礼。言下之意:表示尊敬。乃:于是、就。与:给、给予。战:交战。困于:被困。会稽:山名,位于今浙江绍兴附近。痛入于骨髓:形容极度的痛苦深入到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形容日夜焦虑不安。徒:只、仅仅。想:愿望。接踵:接连不断。孤:我的谦词。焉:哪里。之:指代上文提到的“与吴战”。言下之意:表达一种无奈的心情。问子贡:向子贡咨询意见。子贡:孔子的弟子端木赐,字子贡,越国的使者。言下之意:表明子贡对句践有很高的评价和信任。重宝:贵重的宝物。说:取悦于……的心。卑辞:谦恭的言辞。尊其礼:尊重对方的礼节。伐齐:攻打齐国。必:必定。彼战不胜:如果战斗不能取胜。王之福矣:这是您的荣幸。战胜:取得胜利。兵临晋:用武力威胁晋国。臣请北见晋君:臣请求去晋国拜见晋君。臣:自称,谦称。共攻:共同攻击。弱吴:削弱吴国。必矣:必然如此。锐兵尽于齐:强大的武器全部落在齐国了。重甲困于晋:沉重的盔甲都落在晋国了。而王制其敝:大王利用这些国家衰败的机会。此灭吴必矣:因此灭亡吴国是必然的。
【赏析】这首诗是《史记·七十列传》中的一篇,讲述了越王勾践如何通过与吴王的对话来激励自己,最终实现了复仇的故事。诗中句践表达了自己曾经没有意识到战争的代价,以及他对于与吴国作战的决心和希望。同时,他向子贡请教关于如何激励士气的问题,并接受了子贡的建议。子贡则建议通过赠送重宝、谦恭的言辞和卑辞来取悦吴王,并指出如果吴国不能取胜,那么越国将会得到好处。最后,越王勾践听从了子贡的建议,并向吴王赠送礼物以表诚意,同时准备全力以赴地进攻吴国。这首诗展现了勾践作为一个国君的智慧和决断力,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国家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