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夷至于战国,韩任申子,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胁、镬亨之刑。

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说。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攈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

当孝惠、高后时,百姓新免毒蠚,人欲长幼养老。萧、曹为相,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

及孝文即位,躬修玄默,劝趣农桑,减省租赋。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浸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选张释之为廷尉,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

”`
汉书 · 志 · 刑法志

陵夷至于战国,韩任申子,秦用商鞅,连相坐之法,造参夷之诛;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颠、抽胁、镬亨之刑。

[1] 战国时期,韩国采用申不害的法术,而秦国则采纳商鞅的改革,实行连坐法和严苛的刑罚体系,包括肉刑和死刑。

至于秦始皇,兼吞战国,遂毁先王之法,灭礼谊之官,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自程决事日县石之一。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

[2^]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弃了原有的法律制度,全面推行严格的刑罚制度,导致社会矛盾严重,人民不满,国家分裂。

汉兴,高祖初入关,约法三章曰:“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蠲削烦苛,兆民大说。其后四夷未附,兵革未息,三章之法不足以御奸,于是相国萧何攈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

[3^] 汉朝建立初期,采取简单的法律政策,仅规定杀人者处死,伤人及盗窃者抵罪,减轻了刑罚的繁琐性,得到了人民的广泛赞誉。

当孝惠、高后时,百姓新免毒蠚,人欲长幼养老。萧、曹为相,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

[4^] 汉初,由于刚刚结束战乱,百姓生活困苦,政府采取宽松政策,减少刑罚使用,鼓励农业生产,恢复经济。

及孝文即位,躬修玄默,劝趣农桑,减省租赋。而将相皆旧功臣,少文多质,惩恶亡秦之政,论议务在宽厚,耻言人之过失。化行天下,告讦之俗易。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浸息。风流笃厚,禁罔疏阔。选张释之为廷尉,罪疑者予民,是以刑罚大省,至于断狱四百,有刑错之风。

[5^] 文帝刘恒继位后提倡节俭,减少赋税,改善官员的素质,鼓励民众从事农耕和商业活动,简化法律,减少诉讼,使得社会风气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译文:
《汉书》中记载,自战国至秦汉之际的法律演变,从韩非子的法术到秦始皇的严苛法度,再到汉朝的简约政策,体现了中国法制的逐步完善与成熟。其中,刘邦在夺取政权后,采纳“约法三章”的政策,以轻刑薄罚安抚民心。到了汉代初期,统治者继续推行这一政策,减少了刑罚的严苛程度。此外,汉文帝期间通过减税和简化司法程序等措施,有效地恢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展示了汉朝在治理上的智慧和效率。

赏析:
这段历史反映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变迁和发展。从战国时期的严酷到汉朝的宽松,体现了统治者对治国理念的不断调整和适应。汉朝的立法更加注重民生和社会稳定,通过减少刑罚和简化法律程序,有效解决了社会矛盾,促进了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这种法治理念的转变,不仅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治理效果,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