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于是公卿言:“郡国颇被灾害,贫民无产业者,募徙广饶之地。陛下损膳省用,出禁钱以振元元,宽贷,而民不齐出南亩,商贾滋众。贫者畜积无有,皆仰县官。异时算轺车、贾人之缗钱皆有差小,请算如故。诸贾人末作贳贷卖买,居邑贮积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缗钱二千而算一。诸作有租及铸,率缗钱四千算一。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轺车一算;商贾人轺车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匿不自占,占不悉,戍边一岁,没入缗钱。有能告者,以其半畀之。贾人有市籍,及家属,皆无得名田,以便农。敢犯令,没入田货。”
是时,豪富皆争匿财,唯卜式数求入财以助县官。天子乃超拜式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以风百姓。初,式不愿为官,上强拜之,稍迁至齐相。语自在其《传》。
《汉书·食货志下》是班固所著的一篇历史文献,记录了从上古时期至西汉初年关于经济政策和经济状况的详细记载。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代的经济制度以及当时社会经济的状况。以下是对该文章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诗句 | 译文 | 注释 |
---|---|---|
商贾以币之变,多积货逐利。 | 商人因为货币的变化而积累货物以追逐利润。 | 描述了商人因货币变化而大量囤积商品的行为。 |
于是公卿言:“郡国颇被灾害,贫民无产业者,募徙广饶之地。陛下损膳省用,出禁钱以振元元,宽贷,而民不齐出南亩,商贾滋众。贫者畜积无有,皆仰县官。异时算轺车、贾人之缗钱皆有差小,请算如故。 | 于是公卿建议:“郡国遭受了灾害,无产业的贫民,招募他们迁移到富饶的地区。陛下减膳节用,拿出禁钱来赈济百姓,宽贷,而百姓没有一起从事农耕,商人增多。贫困的人积蓄没有,都仰赖官府。过去计算轺车、商人的缗钱各有差别,请求恢复原来的规定。” | 描述了政府采取的各种救济措施,包括减少膳食节约开支、发放禁钱赈济百姓等。 |
在分析这段文字时,可以看到汉代统治者对于经济问题的高度重视,以及他们通过多种手段试图解决贫富差距过大的问题。同时,也反映了汉代社会对于农业的重视,以及商人对国家经济的影响。此外,政府对于商人的政策也显示出其对于社会稳定和经济繁荣的双重考虑。
《汉书·食货志下》不仅记录了汉代的经济状况,也为后世研究古代中国的经济提供了珍贵的资料。通过对这些经济政策的研究和解读,可以更好地了解汉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以及当时的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