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名山、大川在诸侯,诸侯祝各自奉祠,天子官不领。及齐、淮南国废,令太祝尽以岁时致礼如故。
明年,以岁比登,诏有司增雍五畤路车各一乘,驾被具;西畤、畦畤寓车各一乘,寓马四匹,驾被具;河、湫、汉水,玉加各二;及诸祀皆广坛场,圭、币、俎豆以差加之。
鲁人公孙臣上书曰:“始秦得水德,及汉受之,推终始传,则汉当土德,土德之应黄龙见。宜改正朔,服色上黄。”时丞相张苍好律历,以为汉乃水德之时,河决金堤,其符也。年始冬十月,色外黑内赤,与德相应。公孙臣言非是,罢之。明年,黄龙见成纪。文帝召公孙臣,拜为博士,与诸生申明土德,草改历、服色事。其夏,下诏曰:“有异物之神见于成纪,毋害于民,岁以有年。朕几郊祀上帝诸神,礼官议,毋讳以朕劳。”有司皆曰:“古者天子夏亲郊祀上帝于郊,故曰郊。”于是,夏四月文帝始幸雍郊见五畤,祠衣皆上赤。
诗名《汉书·志·郊祀志上》的译文及注释如下:
- 诗句翻译:
始,名山、大川在诸侯,诸侯祝各自奉祠,天子官不领。及齐、淮南国废,令太祝尽以岁时致礼如故。
明年,以岁比登,诏有司增雍五畤路车各一乘,驾被具;西畤、畦畤寓车各一乘,寓马四匹,驾被具;河、湫、汉水,玉加各二;及诸祀皆广坛场,圭、币、俎豆以差加之。
鲁人公孙臣上书曰:“始秦得水德,及汉受之,推终始传,则汉当土德,土德之应黄龙见。宜改正朔,服色上黄。”
时丞相张苍好律历,以为汉乃水德之时,河决金堤,其符也。年始冬十月,色外黑内赤,与德相应。公孙臣言非是,罢之。明年,黄龙见成纪。文帝召公孙臣,拜为博士,与诸生申明土德,草改历、服色事。其夏,下诏曰:“有异物之神见于成纪,毋害于民,岁以有年。朕几郊祀上帝诸神,礼官议,毋讳以朕劳。”
- 关键词注释:
- “始”:开始,指汉朝建立之初,诸侯王拥有祭祀名山大川的权利。
- “及齐、淮南国废”:指的是齐国和淮南国因某种原因被废除。
- “太祝”:古代一种掌管祭祀的官员,负责主持各种祭祀活动。
- “岁时致礼”:按季节举行祭祀仪式。
- “土德”:五行之一,代表黄色。
- “水德”:五行之一,代表黑色。
- “改正朔”:更改正月初一开始使用的新月作为正月初一。
- “服色上黄”:皇帝的服饰颜色用黄色。
- “张苍”:西汉时期的丞相。
- “律历”:古代的一种历法体系。
《汉书·志·郊祀志上》中的诗句不仅描述了汉代早期的祭祀习俗,还反映了当时的天文观测和历史观念。通过对这些诗句的翻译和注释,人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代的文化和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