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上郊雍五畤,通回中道,遂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西河归,幸河东祠后土。

明年冬,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灊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浔阳出枞阳,过彭蠡,礼其名山川。北至琅邪,并海上。四月,至奉高修封焉。

初,天子封泰山,泰山东北止古时有明堂处,处险不敞。上欲治明堂奉高旁,未晓其制度。济南人公玉带上黄帝时明堂图。明堂中有一殿,四面无壁,以茅盖。通水,水圜宫垣。为复道,上有楼,从西南入,名曰昆仑,天子从之入,以拜祀上帝焉。于是上令奉高作明堂汶上,如带图。及是岁修封,则祠泰一、五帝于明堂上如郊礼。毕,燎堂下。而上又上泰山,自有秘祠其颠。而泰山下祠五帝,各如其方,黄帝并赤帝所,有司侍祠焉。山上举火,下悉应之。还幸甘泉,郊泰畤。春幸汾阴,祠后土。

明年,汉武帝上郊雍五畤,通过回中道,北出萧关,穿越独鹿、鸣泽,自西河返回,再到河东祠后土。    
    
明年冬季,他巡游南郡,抵达江陵向东行进。登上礼赞天柱山(今称灊山),号为“南岳”。随后乘船渡过长江,从浔阳出发经过枞阳,再过彭蠡,参观其著名山川,最后到达琅邪岛,并沿着海上向北前进。四月份,在奉高进行明堂的扩建和祭祀活动。    
    
当初,天子计划在泰山上建造明堂。据说泰山东北有古代的明堂所在地,地形险要但不开阔。武帝希望在明堂旁建立自己的庙宇,但当时并不了解具体的建筑结构和设计原则。后来,济南人公玉带上了一幅黄帝时明堂的设计图纸。根据这份图纸,明堂中有一座宏伟的殿宇,四面无墙,用茅草覆盖;四周环绕着水渠,环绕宫墙形成环状的水路;还设有复道,上有楼阁通往西南方向。楼上命名为昆仑,供天子进入,以举行对上帝的祭拜仪式。    
    
于是,武帝下令在明堂附近建设汶上的建筑,按照公玉带提供的设计图进行建造。当年度完成了对明堂及其附属设施的修缮工作,并在明堂上依照郊祀之礼,祭祀泰一、五帝。祭祀结束后,在明堂下举行燎祭仪式。此外,武帝又北上泰山,亲自主持在山顶的秘祠活动,祈求天神庇佑。    
    
泰山山下设有多个地方性神庙,分别供奉着各色神灵,其中包括黄帝与赤帝等神祇。这些地方性神祠由当地官员负责维护。    
    
在山上点燃火焰时,山下的民众也纷纷响应,整个场景形成了一种壮观的互动景象。当武帝返回甘泉宫时,他也不忘再次巡视泰山上的神庙,确保所有的祭祀活动都能得到妥善的执行。同时,他在泰山下设立了五个不同的神庙,分别用于祭祀东、西、南、北以及中央的五位天神,每个方位的神庙都有专人管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