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定,衡言:“甘泉泰畤紫坛,八觚宣通象八方。五帝坛周环其下,又有群神之坛。以《尚书》禋六宗、望山川、遍群神之义,紫坛有文章、采镂、黼黻之饰及玉、女乐,石坛、仙人祠,瘗鸾路、骍驹、寓龙马,不能得其象于古。臣闻郊柴飨帝之义,扫地而祭,上质也。歌大吕舞《云门》以俟天神,歌太蔟舞《咸池》以俟地祇,其牲用犊,其席槁稽,其器陶匏,皆因天地之性,贵诚上质,不敢修其文也。以为神祇功德至大,虽修精微而备庶物,犹不足以报功,唯至诚为可,故上质不饰,以章天德。紫坛伪饰女乐、鸾路、骍驹、龙马、石坛之属,宜皆勿修。”
衡又言:“王者各以其礼制事天地,非因异世所立而继之。今雍鄜、密、上、下畤,本秦侯各以其意所立,非礼之所载术也。汉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秦故祠,复立北畤。今既稽古,建定天地之大礼,郊见上帝,青、赤、白、黄、黑五方之帝皆毕陈,各有位馔,祭祀备具。诸侯所妄造,王者不当长遵。及北畤,未定时所立,不宜复修。”天子皆从焉。及陈宝祠,由是皆罢。
诗句:
- 既定,衡言:“甘泉泰畤紫坛,八觚宣通象八方。五帝坛周环其下,又有群神之坛。以《尚书》禋六宗、望山川、遍群神之义,紫坛有文章、采镂、黼黻之饰及玉、女乐,石坛、仙人祠,瘗鸾路、骍驹、寓龙马,不能得其象于古。臣闻郊柴飨帝之义,扫地而祭,上质也。歌大吕舞《云门》以俟天神,歌太蔟舞《咸池》以俟地祇,其牲用犊,其席槁稽,其器陶匏,皆因天地之性,贵诚上质,不敢修其文也。”
译文:
- 汉武帝时期,有一位官员名叫董仲舒(字子长),他在一次祭祀活动中提出了对“郊祀”的深刻见解。他指出,古代祭祀所用的器具和仪式都是根据天地的特性来设计的。他认为,祭祀活动应该简洁、庄重,不要过度装饰。他反对使用华丽的乐器和过多的牺牲,主张使用简单的陶器和木制的礼器。他强调,祭祀的本质是表达对天地的敬畏和感恩之情,而不是追求形式上的华丽和繁复。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董仲舒在祭祀活动中对于礼仪的理解和看法。他主张简练、庄重、真诚地对待祭祀,反对过度的装饰和繁复的程序。这种观点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礼仪的重视,同时也展示了董仲舒对于道德和人性的理解。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中国人对于祭祀活动的敬畏和虔诚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