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以宿星通下之变者,维星散,句星信,则地动。有星守三渊,天下大水,地动,海鱼出。纪星散者山崩,不即有丧。龟、鳖星不居汉中,川有易者。辰星入五车,大水。荧惑入积水,水,兵起;入积薪,旱,兵起;守之,亦然。极后有四星,名曰句星。斗杓后有三星,名曰维星。散者,不相从也。三渊,盖五车之三柱也。天纪属贯索。积薪在北戍西北。积水在北戍东北。
角、亢、氐,沇州。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虚、危,青州。营室、东壁,并州。奎、娄、胃,徐州。昴、毕,冀州。觜觿、参、益州。东井、舆鬼,雍州,柳、七星、张,三河。翼、轸,荆州。
甲乙,海外,日月不占。丙丁,江、淮、海、岱。戊己,中州河、济。庚辛,华山以西。壬癸,常出以北。一曰,甲齐,乙东夷,丙楚,丁南夷,戊魏,己韩,庚秦,辛西夷,壬燕、赵,癸北夷。子周,丑翟,寅赵,卯郑,辰邯郸,已卫,午秦,末中山,申齐,酉鲁,戌吴、越,亥燕、代。
汉书 · 志 · 天文志
凡以宿星通下之变者,维星散,句星信,则地动。有星守三渊,天下大水,地动,海鱼出。纪星散者山崩,不即有丧。龟、鳖星不居汉中,川有易者。辰星入五车,大水。荧惑入积水,水,兵起;入积薪,旱,兵起;守之,亦然。极后有四星,名曰句星。斗杓后有三星,名曰维星。散者,不相从也。三渊,盖五车之三柱也。天纪属贯索。积薪在北戍西北。积水在北戍东北。
#### 诗句解析
- **维星散**:表示星星分散不聚。这可能意味着某种能量或力量的减弱或不稳定状态。
- **句星信**:指的是“句”星稳定且清晰可见。这种稳定可能象征着某种秩序或计划的实施。
- **三渊**:古代中国认为天上有三大区域,象征国家的重要部分。
- **辰星入五车**:辰星进入五大行星的轨道,通常象征着天象的变化与国家的吉凶。
- **荧惑入积水**、**辰星入积薪**、**荧惑守积薪**:荧惑和辰星分别进入不同的天区,预示着天气变化和战争的可能性。
- **极后四星**与**斗杓三星**:这些星宿在北斗七星中的位置,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 翻译
日有中道,月有九行。中道者,黄道。一曰光道。光道北至东井,去北极近;南至牵牛,去北极远;东至角,西至娄,去极中。夏至至于东井,北近极,故晷短;立八尺…
#### 注释
1. **日有中道**:太阳的运行路径是经过天空中的某个特定点的路径,这里称之为“中道”。
2. **月有九行**:月亮沿着其轨道运行,这里指月亮有九种运行方式。
3. **中道者,黄道**:黄道是指连接地球与太阳的一种假想线,也是古人观测日影的基本工具。
4. **光道**:光道是古人根据月亮的轨迹而划分的一条辅助线,用以确定时间。
5. **东井**:东井宿是中国二十八宿中的一个星宿位置,位于现代星座图中属于东方。
6. **角、娄、奎、毕**:这四个星宿在中国的二十八宿系统中排列成角形,代表北方的天空区域。
7. **积薪**:在古代星象学中,积薪指的是一个特定的星群,位于北方的地平线上。
8. **极后四星**:在北斗七星中,最靠近北极的那四颗星被认为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9. **斗杓三星**:斗杓是北斗七星中的一部分,它的形状类似于勺子,其中有三个明显的点位标记。
10. **辰星入五车**:辰星进入五个主要行星的轨道,通常预示着天象和自然灾害的变化。
11. **荧惑入积水**:荧惑星进入积水星座(现代星座图显示为狮子座的一部分),暗示着水星的运动和天气的变动。
12. **辰星入积薪**:同上,辰星进入积薪星座,预示着农业和自然资源的状况。
13. **荧惑守积薪**:荧惑星继续停留在积薪星座,表明干旱和土地问题可能持续存在。
14. **极后四星**与**斗杓三星**:这些星宿在北斗七星中的位置,代表了不同的意义和作用。
#### 赏析
《汉书·天文志》通过对星宿位置和运行的详细描述,展示了古人对天文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的理解。诗中不仅记录了天文现象的具体位置,还通过这些现象来预示国家和社会的吉凶祸福,体现了古人将自然现象与国家大事相联系的思想。此外,诗中对于星宿的象征意义进行了解释,如“积薪”和“辰星入积薪”分别象征了农业资源和自然灾害,反映了古人对于农业发展以及自然灾害预防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对天文现象的描述,更是对历史时期社会状况的反映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