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周单襄公与晋锜、郤犨、郤至、齐国佐语,告鲁成公曰:“晋将有乱,三郤其当之乎!夫郤氏,晋之宠人也,三卿而五大夫,可以戒惧矣。高位实疾颠,厚味实腊毒。今郤伯之语犯,叔迂,季伐。犯则陵人,迂则诬人,伐则掩人。有是宠也,而益之以三怨,其谁能忍之!虽齐国之亦将与焉。立于淫乱之国,而好尽言以招人过,怨之本也。唯善人能受尽言,齐其有乎?”十七年,晋杀三郤。十八年,齐杀国佐。凡此属,皆言不从之咎云。
晋穆侯以条之役生太子,名之曰仇;其弟以千畮之战生,名之曰成师。师服曰:“异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谊,谊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今君名太子曰仇,弟曰成师,始兆乱矣,兄其替乎!”及仇嗣立,是为文侯。文侯卒,子昭侯立,封成师于曲沃,号桓■。后晋人杀昭侯而纳桓叔,不克。复立昭侯子孝侯,桓权子严伯杀之。晋人立其弟鄂侯。鄂侯生哀侯,严伯子武公复杀哀侯及其弟,灭之,而代有晋国。
诗名: 《汉书·志·五行志中之上》
译文:
经书曰:“羞用五事,五事为: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
貌恭敬,言顺从,视明辨,听聪敏,思睿智。
貌不恭敬,是谓不肃,厥咎狂,厥罚恒雨,厥极恶。
有服妖、龟孽、鸡祸、下体生上之痾、青眚青祥等灾。唯金沴木。
赏析:
《汉书·志·五行志中之上》是汉代史学家班固所著的史书之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天文历史知识和历史记载,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重视。本诗摘自《汉书·志·五行志中之上》,是一篇关于古代天文观测和解释的文字记录。其中涉及了“五事”,即外貌、言语、观察、听觉和思考五个方面的重要性。其中,“貌”代表一个人的外表和态度,“言”代表说话的内容和方式,“视”代表观察的能力,“听”代表听取和理解的能力,“思”代表了思维和理解能力。这些要素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关注和培养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