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井十度至柳三度,谓之鹑首之次,秦之分也。

魏地,觜觿、参之分野也。其界自高陵以东,尽河东、河内,南有陈留及汝南之召陵、氵隐强、新汲、西华、长平,颍川之舞阳、郾、许、傿陵、河南之开封、中牟、阳武、酸枣、卷,皆魏分也。

河内本殷之旧都,周既灭殷,分其畿内为三国,《诗•风》邶、庸、卫国是也。鄁,以封纣子武庚;庸,管叔尹之;卫,蔡叔尹之:以临殷民,谓之三监。故《书序》曰“武王崩,三监畔”,周公诛之,尽以其地封弟康叔,号曰孟侯,以夹辅周室;迁邶、庸之民于洛邑,故邶、庸、卫三国之诗相与同风。《邶诗》曰“在浚之下”;《庸》曰“在浚之郊”;《邶》又曰“亦流于淇”,“河水洋洋”,《庸》曰:“送我淇上”,“在彼中河”。《卫》曰:“瞻彼其奥”,“河水洋洋”。故吴公子札聘鲁观周乐,闻《邶》、《庸》、《卫》之歌,曰:“美哉渊乎!吾闻康叔之德如是,是其《卫风》乎?”至十六世,懿公亡道,为狄所灭。齐桓公帅诸侯伐狄,而更封卫于河南曹、楚丘,是为文公。而河内殷虚,更属于晋。康叔之风既歇,而纣之化犹存,故俗刚强,多豪桀侵夺,薄恩礼,好生分。

诗句:自井十度至柳三度,谓之鹑首之次,秦之分

译文:
从井宿十度到柳宿三度,称为鹑首之次,即秦国的分野。

注释:

  • 井宿十度:井宿是中国古代星宿之一,位于黄道带的东方,第十度为井宿的开始。
  • 柳宿三度:柳宿是另一个重要的星宿,位于黄道带的南方,第三度为柳宿的终点。
  • 鹑首之次:鹑首是指星宿的位置,在这里特指“鹑首”作为十二次中的一次。
  • 秦之分:此处指的是秦国的疆域或地区。

魏地,觜觿、参之分野也

译文:
魏国的土地,是觜鱲星和参星的分野。

注释:

  • 觜觿:觜鱲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上的二十八宿之一,属于西方,代表秋天和西方。
  • 参宿:参宿是另一组二十八宿之一,属于北方,代表冬天和北方。
  • 分野:分野是指某个星宿所对应的地域或国家。

其界自高陵以东尽河东、河内

译文:
它的疆界从高陵往东,一直到河东、河内的尽头。

注释:

  • 高陵:高陵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这里指的是高陵所在的地理位置。
  • 河东:河东指的是黄河以北的地区。
  • 河内:河内指的是黄河以南的地区。

南有陈留及汝南之召陵、㶏强、新汲、西华、长平

译文:
南部有陈留以及汝南的召陵、溜彊、新汲、西华、长平等城市。

注释:

  • 陈留:陈留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城市或县名。
  • 召陵:召陵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 溜彊:溜彊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 新汲:新汲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 西华:西华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 长平:长平可能是古代的一个地名。

颍川之舞阳、郾、许、鄢陵、河南之开封、中牟、阳武、酸枣、卷皆魏分也

译文:
颖川的舞阳、郾、许、鄢陵、河南的开封、中牟、阳武、酸枣、卷等地都是魏国的领土。

注释:

  • 颍川之舞阳:颍川是古代的一个地名,舞阳可能是一个县的名字。
  • :郾可能是一个县的名字。
  • :许可能是一个县的名字。
  • 鄢陵:鄢陵可能是一个县的名字。
  • 开封:开封可能是一个县的名字。
  • 中牟:中牟可能是一个县的名字。
  • 阳武:阳武可能是一个县的名字。
  • 酸枣:酸枣可能是一个县的名字。
  • :卷可能是一个县的名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