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太公治齐,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故至今其土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其失夸奢朋党,言与行缪,虚诈不情,急之则离散,缓之则放纵。始桓公兄襄公淫乱,姑姊妹不嫁,于是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曰“巫儿”,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为俗。痛乎,道民之道,可不慎哉!

昔太公始封,周公问:“何以治齐?”太公曰:“举贤而上功。”周公曰:“后世必有篡杀之臣。”其后二十九世为强臣田和所灭,而和自立为齐侯。初,和之先陈公子完有罪来奔齐,齐桓公以为大夫,更称田氏。九世至和而篡齐,至孙威王称王,五世为秦所灭。

临甾,海、岱之间一都会也。其中具五民云。

鲁地,奎、娄之分野也。东至东海,南有泗水,至淮,得临淮之下相、睢陵、僮、取虑,皆鲁分也。

诗句:

  • 太公治齐,修道术,尊贤智,赏有功。
  • 所以至今其土多好经术,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智。
    译文:
  • 太公(周公)在治理齐国时,重视修习道术并尊崇贤智,奖赏有功劳的人。因此,到现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大多喜爱研究经典文献,自诩功名显赫,性情开朗豁达且充满智谋。他们的缺点是喜欢夸耀奢侈和结党营私,言语与行为相互矛盾,虚诈不实且不近人情。如果急躁就会使他们离散,如果放纵则会使国家混乱。
  • 从前桓公的兄长襄公淫乱无度,姑姊妹不嫁人,于是下令国中民众中年龄最大的女子不得出嫁,名为“巫儿”,作为家中主母供奉,出嫁女子对其家族不利,这一习俗至今还在民间流传。
  • 真是令人痛心啊,治理民众的道路,怎能不谨慎呢!
    注释:
  1. 太公(周公): 中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儒家学者,辅佐周武王伐纣建立西周王朝,后封于齐地,即现在的山东半岛。
  2. 修道术: 修习道术,指的是学习道家或道教的学问和修行方法。
  3. 贤智: 指有才能和智慧的人。
  4. 赏有功: 对有功之人给予奖励和赏赐。
  5. 矜功名: 自夸自己的功绩和名誉。
  6. 舒缓阔达而足智: 形容性格开朗大方且富有智谋。
  7. 奢: 奢侈,过分讲究排场和浪费。
  8. 朋党: 指结党营私,拉帮结派。
  9. 言与行缪: 言语行动不一致,言行不一。
  10. 虚诈不情: 虚情假意,不真诚。
  11. 急之则离散: 急躁会导致人心离散。
  12. 缓之则放纵: 放松管控会导致放纵的行为。
  13. 桓公: 齐桓公,春秋五霸之一,名小白,姜姓,吕氏,名小白,齐诸子。
  14. 襄公: 齐襄公,名小白的儿子,名法章,史称“齐襄公”,齐襄王子,齐灵公立二年即位。
  15. 姑姊妹: 古代女子称呼自己姐妹的一种说法。
  16. 巫儿: 一种祭祀活动中的女子角色,由年轻未婚女性扮演。
  17. 为家主祠: 成为家庭中的主要神祇进行祭祀。
  18. 嫁者不利其家: 出嫁女子会损害娘家的利益。
  19. 民至今以为俗: 至今仍有这种风俗习惯。
  20. 可不慎哉: 非常值得小心谨慎。
  21. 始桓公兄襄公淫乱: 从桓公开始,他的兄长襄公就沉溺于淫乱之中。
  22. 姑姊妹不嫁: 规定了女子在成年后必须结婚,否则不能出嫁。
  23. 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 颁布法令限制了国中百姓中年纪最大的女子的婚姻选择。
  24. 巫儿: 特指在祭祀场合扮演巫婆角色的年轻女性。
  25. 为家主祠: 成为家族中的重要守护神进行祭祀。
  26. 嫁者不利其家: 出嫁女子对娘家家庭不利,影响家庭利益。
  27. 道民之道: 管理民众的方法。
  28. 可不慎哉: 非常值得小心谨慎。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及其事迹的分析,反映了古代统治者治国理念的转变。从重用贤能到重视法制,体现了古代政治思想的发展与变迁。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伦理观念和社会风俗,如重视家族利益、崇尚武功等。此外,通过描述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展示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方式,以及统治者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管理方式。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历史研究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