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从上击代,出奇计下马邑,及立萧相国,所与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道,欲轻举。高帝崩,吕后德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如此!”良不得已,强听食。后六岁薨。谥曰文成侯。

良始所见下邳圯上老父与书者,后十三岁从高帝过济北,果得穀城山下黄石,取而宝祠之。及良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黄石。

子不疑嗣侯。孝文三年坐不敬,国除。

陈平,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治黄帝、老子之术。有田三十亩,与兄伯居。伯常耕田,纵平使游学。平为人长大美色,人或谓平:“贫何食而肥若是?”其嫂疾平之不亲家生产,曰:“亦食糠覈耳。有叔如此,不如无有!”伯闻之,逐其妇弃之。

诗句及译文:- “良从上击代,出奇计下马邑,及立萧相国”

  • 注释:“良”指的是韩信。“击代”是攻打赵国的代地。“下马邑”指在马邑地区设伏兵成功。“萧相国”指的是韩信的封国萧何。

  • 译文:韩信从高祖那里领兵攻打赵国的代地,设计了一个巧妙的计谋成功占领了马邑,后来被封为萧何。

  • “所与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

  • 注释:“所与从容言天下事”是指韩信和萧何在一起时经常讨论国家大事。

  • 译文:韩信和萧何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他们谈论的内容很多,但并非关乎国家的生死存亡。

  • “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

  • 注释:“良”指的是韩信。“家世相韩”指韩信出身于韩国。“及韩灭”指韩国被秦国灭亡。“不爱万金之资”指不贪图钱财。“为韩报仇强秦”指为韩国复仇,使强大的秦国震惊。

  • 译文:韩信称赞道:“我家世代辅佐韩国,当韩国被秦国灭亡的时候,我不贪恋金钱财富,为韩国复仇,让强大的秦国为之震惊。”

  • “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

  • 注释:“以三寸舌”指使用自己三寸不烂之舌。“帝者师”指帝王的老师。“封万户”指被封为万户侯。“位列侯”指被封为列侯。

  • 译文:如今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成为帝王的老师,被封为万户侯,位列列侯,这是平民中的最高荣誉,对韩信来说已经足够了。

  • “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 注释:“弃人间事”指放弃人世间的事情。“赤松子”指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

  • 译文:韩信希望放弃人世间的事情,想要跟随仙人赤松子一起出游。

  • “遂学道,欲轻举”

  • 注释:于是开始学习道家的法术,希望能够轻松地飞升成仙。

  • 译文:于是开始学习道家的法术,希望能够轻松地飞升成仙。

  • “高帝崩,吕后德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如此!”良不得已,强听食”

  • 注释:高帝(即刘邦)去世后,吕后认为韩信贤能,就让他勉强吃些东西。“人生一世间”指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时间有限。“如白驹之过隙”比喻时间过得很快。“何自苦如此”指为什么要这样苦苦地生活?

  • 译文:高帝去世后,吕后赏识韩信的才能,就让他勉强吃些东西。她感叹人生短暂如同白驹穿隙一般飞快,因此劝解韩信不要过于辛苦。

  • “良不得已,强听食”

  • 注释:虽然感到无奈但还是听从了吕后的安排。

  • 译文:韩信迫不得已还是接受了吕后的建议,勉强进食了一些东西。

  • “后六岁薨。谥曰文成侯。”

  • 注释:后来六年间去世。“谥”是古代对死者的称呼或评价,这里指的是对韩信的评价。

  • 译文:六年后他去世了。谥号为“文成侯”。

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描述韩信与吕后的对话、他的言行以及他对生命的理解,展现了一个智者对于生命、权力与道德的不同看法。韩信虽曾受到极高的赞誉,但在最后选择了放弃世俗的权力与地位,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这体现了他超脱尘世、追求更高境界的人生态度和智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