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复言守边备塞、劝农力本,当世急务二事,曰:

臣闻秦时北攻胡貉,筑塞河上,南攻杨粤,置戍卒焉。其起兵而攻胡、粤者,非以卫边地而救民死也,贪戾而欲广大也,故功未立而天下乱。且夫起兵而不知其势,战则为人禽,屯则卒积死。夫胡貉之地,积阴之处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食肉而饮酪,其人密理,鸟兽毳毛,其性能寒。杨粤之地少阴多阳,其人疏理,鸟兽希毛,其性能暑。秦之戍卒不能其水土,戍者死于边,输者偾于道。秦民见行,如往弃市,因以谪发之,名曰“谪戍”。先发吏有谪及赘婿、贾人,后以尝有市籍者,又后以大父母、父母尝有市籍者,后入闾,取其左。发之不顺,行者深恐,有背畔之心。凡民守战至死而不降北者,以计为之也。故战胜守固则有拜爵之赏,攻城屠邑则得其财卤以富家室,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视死如生。今秦之发卒也,有万死之害,而亡铢两之报,死事之后不得一算之复,天下明知祸烈及已也。陈胜行戍,至于大泽,为天下先倡,天下从之如流水者,秦以威劫而行之之敝也。

诗句:臣闻秦时北攻胡貉,筑塞河上,南攻杨粤,置戍卒焉。

译文:我听说秦朝时向北攻打胡人部落,在黄河上修筑了边塞,向南进攻扬越,设置了驻守的士兵。

注释:胡貉:古代指北方的民族。杨粤:古地名,今广东一带。戍卒:驻守的士兵。

赏析:这段文字出自《汉书·爰盎晁错传》,讲述了晁错对于秦始皇时期边防政策的批评。晁错认为秦始皇时期的边防政策导致了国家内部的动荡和民众的不满。他认为,虽然秦始皇通过修筑边塞来防御外敌,但这也使得国家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裂和混乱,甚至出现了陈胜吴广起义这样的农民起义,给国家带来了极大的灾难。此外,晁错还指出,当时的边防政策导致了民众的不满和反抗,最终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给秦朝的统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