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策曰“通于人事终始”,愚臣窃以古之三王明之。臣闻三王臣主俱贤,故合谋相辅,计安天下,莫不本于人情。人情莫不欲寿,三王生而不伤也;人情莫不欲富,三王厚而不困也;人情莫不欲安,三王扶而不危也;人情莫不欲逸,三王节其力而不尽也。其为法令也,合于人情而后行之;其动众使民也,本于人事然后为之。取人以己,内恕及人。情之所恶,不以强人;情之所欲,不以禁民。是以天下乐其政,归其德,望之若父母,从之若流水;百姓和亲,国家安宁,名位不失,施及后世。此明于人情终始之功也。

诏策曰“直言极谏”,愚臣窃以五伯之臣明之。臣闻五伯不及其臣,故属之以国,任之以事。五伯之佐之为人臣也,察身而不敢诬,奉法令不容私,尽心力不敢矜,遭患难不避死,见贤不居其上,受禄不过其量,不以亡能居尊显之位。自行若此,可谓方正之士矣。其立法也,非以苦民伤众而为之机陷也,以之兴利除害,尊主安民而救暴乱也。其行赏也,非虚取民财妄予人也,以劝天下之忠孝而明其功也。故功多者赏厚,功少者赏薄。如此,敛民财以顾其功,而民不恨者,知与而安己也。其行罚也,非以忿怒妄诛而从暴心也,以禁天下不忠不孝而害国者也。故罪大者罚重,罪小者罚轻。如此,民虽伏罪至死而不怨者,知罪罚之至,自取之也。立法若此,可谓平正之吏矣。法之逆者,请而更之,不以伤民;主行之暴者,逆而复之,不以伤国。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亡邪辟之行,外亡骞污之名。事君若此,可谓直言极谏之士矣。此五伯之所以德匡天下,威正诸侯,功业甚美,名声章明。举天下之贤主,五伯与焉,此身不及其臣而使得直言极谏补其不逮之功也。今陛下人民之众,威武之重,德惠之厚,令行禁止之势,万万于五伯,而赐愚臣策曰“匡朕之不逮”,愚臣何足以识陛下之高明而奉承之!

诗句:

  1. 诏书曰“通于人事终始”
  2. 愚臣窃以古之三王明之。
  3. 臣闻三王臣主俱贤,故合谋相辅,计安天下,莫不本于人情。
  4. 其为法令也,合于人情而后行之;其动众使民也,本于人事然后为之。
  5. 取人以己,内恕及人。情之所恶,不以强人;情之所欲,不以禁民。
  6. 此明于人情终始之功也。
  7. 诏书曰“直言极谏”,愚臣窃以五伯之臣明之。
  8. 臣闻五伯不及其臣,故属之以国,任之以事。
  9. 其立法也,非以苦民伤众而为之机陷也,以之兴利除害,尊主安民而救暴乱也。
  10. 其行赏也,非虚取民财妄予人也,以劝天下之忠孝而明其功也。
  11. 故功多者赏厚,功少者赏薄。如此,敛民财以顾其功,而民不恨者,知与而安己也。
  12. 其行罚也,非以忿怒妄诛而从暴心也,以禁天下不忠不孝而害国者也。
  13. 故罪大者罚重,罪小者罚轻。如此,民虽伏罪至死而不怨者,知罪罚之至,自取之也。
  14. 立法若此,可谓平正之吏矣。法之逆者,请而更之,不以伤民;主行之暴者,逆而复之,不以伤国。
  15. 救主之失,补主之过,扬主之美,明主之功,使主内亡邪辟之行,外亡骞污之名。
  16. 今陛下人民之众,威武之重,德惠之厚,令行禁止之势,万万于五伯,而赐愚臣策曰“匡朕之不逮”,愚臣何足以识陛下之高明而奉承之!

译文:

  1. 皇帝的诏令说:“通晓人事的始终”。我私下认为古代的三位君王明白这一点。
  2. 我从古时三王的智慧中得到了印证。臣听说三王的君主和臣子都很英明贤能,因此他们共同谋划辅佐对方来安定天下,没有哪一个不是从人情出发。
  3. 他们制定法律,符合人们的心意后才去执行;发动民众,基于人事的需要才去进行。
  4. 选拔人才以自己作为榜样,内心要能够体谅别人。人们所厌恶的事物,不要用强制的方法让他人接受;人们所渴望的事情,不要禁止他人追求。
  5. 因此天下的人都乐享他们的政令,归顺并推崇他们,就像父母一般亲近,听从他们的引导如同流水一样顺畅。百姓和睦亲密、国家安宁稳固、官位得以保住,这些恩泽流传到后世。这就是通晓人情始终的功效。
  6. 皇帝的诏令说:“直言进谏”,我私下认为古代的五个霸主明白这一点。
  7. 我听说五位霸主不如他们的臣子那样杰出,所以把国家交给他们管理,把他们派往关键的位置上任职。
  8. 这五位霸主的臣子做臣子的时候,他审视自己的行为不敢欺骗别人,遵守法令不允许私用权力,尽心尽力不敢自满自得,遇到危难不逃避死亡,见到贤能的人不让位于他,俸禄不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不以无能之人占据尊贵的位置。
  9. 他自己就是这样做的,可以说是正直的人才了。他们建立法律不是为了让百姓受苦伤害百姓的利益,而是为了让百姓得到利益、清除祸害。是为了尊重君主、安定百姓、拯救动乱。
  10. 他们在奖赏方面,不是空取百姓的财物胡乱地赏赐给百姓,是为了勉励天下的忠孝之心并且表彰他们的成就。因此功劳大的受到的奖赏就丰厚些,功劳小的得到的奖赏就少些。这样,百姓收敛自己的财富来酬谢自己的功绩而不会埋怨他们了。他们在惩罚方面,不是用愤怒和残暴来处罚别人,而是用它来禁止天下的不忠不孝的行为来危害国家。因此罪过重大的人被罚得重些,罪过微小的人被罚得轻些。这样,即使百姓犯了罪被罚得至死都不怨恨,那是因为知道这是对他们的惩罚,是自己应该承受的。
  11. 他们在立法方面是这样的:对违法的人不会让他们成为害群之马,而是为了兴利除害、尊重君长、安定百姓、拯救动乱才设立法律的。在奖励方面也是如此,不会随便地获取百姓的财物胡乱地赏赐给百姓,而是为了鼓励天下的忠孝之心并且表彰他们的成就。因此功劳大的受到的奖赏就丰厚些,功劳小的得到的奖赏就少些。这样,百姓收敛自己的财富来酬谢自己的功绩而不怨恨他们了。他们在惩罚方面也是如此,不会随便地使用暴力来处罚别人,而是用它来禁止天下的不忠不孝的行为来危害国家。因此罪过重大的人被罚得重些,罪过微小的人被罚得轻些。这样,即使百姓犯了罪被罚得至死都不怨恨,那是因为知道这是对他们的惩罚,是自己应该承受的。
  12. 他们在立法方面就是这样:对违法的人不会让他们成为害群之马,而是为了兴利除害、尊重君长、安定百姓、拯救动乱才设立法律的。在奖赏方面也是如此:不会随便地获取百姓的财物胡乱地赏赐给百姓,而是为了鼓励天下的忠孝之心并且表彰他们的成就。因此功劳大的受到的奖赏就丰厚些,功劳小的得到的奖赏就少些。这样,百姓收敛自己的财富来酬谢自己的功绩而不怨恨他们了。他们在惩罚方面也是如此:不会随便地使用暴力来处罚别人,而是用它来禁止天下的不忠不孝的行为来危害国家。因此罪过重大的人被罚得重些,罪过微小的人被罚得轻些。这样,即使百姓犯了罪被罚得至死都不怨恨,那是因为知道这是对他们的惩罚,是自己应该承受的。
  13. 他们在立法方面就是这样:对违法的人不会让他们成为害群之马,而是为了兴利除害、尊重君长、安定百姓、拯救动乱才设立法律的。在奖赏方面也是如此:不会随便地获取百姓的财物胡乱地赏赐给百姓,而是为了鼓励天下的忠孝之心并且表彰他们的成就。因此功劳大的受到的奖赏就丰厚些,功劳小的得到的奖赏就少些。这样,百姓收敛自己的财富来酬谢自己的功绩而不怨恨他们了。他们在惩罚方面也是如此:不会随便地使用暴力来处罚别人,而是用它来禁止天下的不忠不孝的行为来危害国家。因此罪过重大的人被罚得重些,罪过微小的人被罚得轻些。这样,即使百姓犯了罪被罚得至死都不怨恨,那是因为知道这是对他们的惩罚,是自己应该承受的。
  14. 他们在立法方面就是这样:对违法的人不会让他们成为害群之马,而是为了兴利除害、尊重君长、安定百姓、拯救动乱才设立法律的。在奖赏方面也是如此:不会随便地获取百姓的财物胡乱地赏赐给百姓,而是为了鼓励天下的忠孝之心并且表彰他们的成就。因此功劳大的受到的奖赏就丰厚些,功劳小的得到的奖赏就少些。这样,百姓收敛自己的财富来酬谢自己的功绩而不怨恨他们了。他们在惩罚方面也是如此:不会随便地使用暴力来处罚别人,而是用它来禁止天下的不忠不孝的行为来危害国家。因此罪过重大的人被罚得重些,罪过微小的人被罚得轻些。这样,即使百姓犯了罪被罚得至死都不怨恨,那是因为知道这是对他们的惩罚,是自己应该承受的。
  15. 他们在立法方面就是这样:对违法的人不会让他们成为害群之马,而是为了兴利除害、尊重君长、安定百姓、拯救动乱才设立法律的。在奖赏方面也是如此:不会随便地获取百姓的财物胡乱地赏赐给百姓,而是为了鼓励天下的忠孝之心并且表彰他们的成就。因此功劳大的受到的奖赏就丰厚些,功劳小的得到的奖赏就少些。这样,百姓收敛自己的财富来酬谢自己的功绩而不怨恨他们了。他们在惩罚方面也是如此:不会随便地使用暴力来处罚别人,而是用它来禁止天下的不忠不孝的行为来危害国家。因此罪过重大的人被罚得重些,罪过微小的人被罚得轻些。这样,即使百姓犯了罪被罚得至死都不怨恨,那是因为知道这是对他们的惩罚,是自己应该承受的。
  16. 当今陛下拥有众多的百姓、强大的军队、丰富的资源和深厚的恩德,法令制度已经非常完备而且能够严格执行禁令。陛下拥有的远远超过了古代五位霸主所拥有的,现在赐予我这样的诏令:“匡助我的不足之处”,我哪里有什么才能和见识可以领会陛下圣明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