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陛下念思祖考,术追厥功,图所以昭光洪业休德,使天下举贤良方正之士,天下皆焉,曰将兴尧、舜之道,三王之功矣。天下之士莫不精白以承休德。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矣,又选其贤者使为常侍诸吏,与之驰驱射猎,一日再三出。臣恐朝廷之解驰,百官之堕于事也,诸侯闻之,又必怠于政矣。
陛下即位,亲自勉以厚天下,损食膳,不听乐,减外徭卫卒,止岁贡;省厩马以赋县传,去诸苑以赋农夫,出帛十万余匹以振贫民;礼高年,九十者一子不事,八十者二算不事;赐天下男子爵,大臣皆至公卿;发御府金赐大臣宗族,亡不被泽者;赦罪人,怜其亡发,赐之巾,怜其衣赭书其背,父子兄弟相见也,而赐之衣。平狱缓刑,天下莫不说喜。是以元年膏雨降,五谷登,此天之所以相陛下也。刑轻于它时而犯法者寡,衣食多于前年而盗贼少,此天下之所以顺陛下也。臣闻山东吏布诏令,民虽老赢瘙疾,扶杖而往听之,愿少须臾毋死,思见德化之成也。今功业方就,名闻方昭,四方乡风,今从豪俊之臣,方正之士,直与之日日猎射,击兔伐狐,以伤大业,绝天下之望,臣窃悼之。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臣不胜大愿,愿少衰射猎,以夏岁二月,定明堂,造太学,修先王之道。风行俗成,万世之基定,然后唯陛下所幸耳。
诗句:
今陛下念思祖考,术追厥功,图所以昭光洪业休德,使天下举贤良方正之士,天下皆焉,曰将兴尧、舜之道,三王之功矣。天下之士莫不精白以承休德。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矣,又选其贤者使为常侍诸吏,与之驰驱射猎,一日再三出。臣恐朝廷之解弛,百官之堕于事也,诸侯闻之,又必怠于政矣。
译文:
陛下想念祖先的功德,追寻他们的功劳,想要彰显光明的大业和美德,让天下选拔贤良正直的人,全国都欢欣鼓舞,说国家将会振兴像尧舜一样的政治,成就周武王、汉高祖这样的功业。所有的读书人都怀着虔诚的心情来继承这些美好的道德。现在正直的人才都在朝堂上,陛下又挑选其中的贤能者让他们担任常侍和各部的官员,与他们一起驰骋打猎,一天多次出动。我担心朝政会松懈,百官忙于应付事务而懈怠。诸侯听说后,一定也会对政事怠慢。
”`
关键词注释:
- 今:表示现在。
- 陛下:对皇帝的尊称。
- 念思祖考:怀念先人。
- 术追厥功:追寻他们的功绩。
- 昭光洪业休德:使国家光明伟大。
- 使天下举贤良方正之士:让全国都推举贤良正直的人。
- 皆焉:都高兴的样子。
- 曰将兴尧、舜之道:说要振兴尧舜那样的治国方法。
- 三王之功:指夏、商、周三代帝王的成就。
- 精白以承休德:纯洁恭谨地继承美德。
- 今方正之士皆在朝廷:现在的正直人才都在朝廷中任职。
- 又选其贤者使为常侍诸吏:还挑选其中的贤能者让他们担任常侍和各部官员。
- 与之驰驱射猎:和他们一起驾车奔驰狩猎。
- 解弛:松懈、放松。
- 百官之堕于事也:导致百官忙于应付事务而懈怠。
- 诸侯闻之:诸侯听到这件事。
- 又必怠于政矣:一定会对政事怠慢。
- 风行俗成:风俗形成风气。
- 万世之基定:成为千秋万代的事业基础。
- 唯陛下所幸耳:希望陛下的喜好。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前政治风气的担忧。他提到,当前陛下虽然重视并继承了先人的智慧和功绩,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一方面,正直的人才都在朝廷中任职,另一方面,陛下却频繁地与这些贤良之士进行狩猎活动,这无疑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影响了他们的职责履行。此外,他还指出,这种松懈可能导致朝廷的工作效率下降,影响到国家的治理。因此,他希望陛下能够减少不必要的活动,更多地关注政务,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