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曰:“善。”乃从恢议,阴使聂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以城降,财物可尽得。”单于爱信,以为然而许之。聂壹乃诈斩死罪囚,县其头马邑城下,视单于使者为信,曰:“马邑长吏已死,可急来。”于是单于穿塞,将十万骑入武州塞。
当是时,汉伏兵车骑材官三十余万,匿马邑旁谷中。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大行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御史大夫安国为护军将军,诸将皆属。约单于入马邑纵兵。王恢、李息别从代主击辎重。于是单于入塞,未至马邑百余里,觉之,还去。语在《匈奴传》。塞下传言单于已去,汉兵追至塞,度弗及,王恢等皆罢兵。
上怒恢不出击单于辎重也,恢曰:“始约为入马邑城,兵与单于接,而臣击其辎重,可得利。今单于不至而还,臣以三万人众不敌,祗取辱。固知还而斩,然完陛下士三万人。”于是下恢廷尉,廷尉当恢逗桡,当斩。恢行千金丞相蚡,蚡不敢言上,而言于太后曰:“王恢首为马邑事,今不成而朱恢,是为匈奴报仇也。”上朝太后,太后以蚡言告上。上曰:“首为马邑事者恢,故发天下兵数十万,从其言,为此。且纵单于不可得,恢所部击,犹颇可得,以尉士大夫心。今不诛恢,无以谢天下。”于是恢闻,乃自杀。
诗句:
上曰:“善。”乃从恢议,阴使聂壹为间,亡入匈奴,谓单于曰:“吾能斩马邑令丞,以城降,财物可尽得。” 译文:
皇帝说:“好。”于是就采纳了王恢的建议,暗地里派遣聂壹成为间谍,进入匈奴,对单于说:“我能够杀死马邑的县令和县丞,用城池投降,财物可以全部得到。” 注释:
- 马邑:一个地名,位于今天的山西武乡附近。
- 令丞:指县里的小官,相当于现在的县长或镇长。
- 以城降:用城池来投降。
- 财物可尽得:意味着能得到所有的财物。
- 聂壹:名字在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可能是某个人物的名字或者是虚构的人物。
- 穿塞:指的是通过边塞。
- 将十万骑:率领着十万骑兵。
- 王恢、李息别从代主击辎重:王恢和李息分别从代国(今河北省张家口一带)的君主那里攻击敌人的辎重(即运输物资的车和马匹)。
- 度弗及:认为他们追赶不上。
- 完陛下士三万人:保护陛下的士兵有三千人。
- 当朱恢:应该对王恢进行惩罚。
- 完:完成。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汉武帝在一次战役中的决策过程以及相关的人物关系。汉武帝决定利用王恢的建议,派遣间谍聂壹潜入敌阵,诱使敌人投降,并最终取得了胜利。这一策略体现了汉武帝的果断和智谋。同时,也反映了汉军与匈奴之间的战争经历和双方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