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夫以三公为布被,诚饰诈欲以钓名。且臣闻管仲相齐,有三归,侈拟于君,桓公以霸,亦上僣于君。晏婴相景公,食不重肉,妾不衣丝,齐国亦治,亦下比于民。今臣弘位为御史大夫,为布被,自九卿以下至于小吏无差,诚如黯言。且无黯,陛下安闻此言?”上以为有让,愈益贤之。

元朔中,代薛泽为丞相。先是,汉常以列侯为丞相,唯弘无爵,上于是下诏曰:“朕嘉先圣之道,开广门路,宣招四方之士,盖古者任贤而序位,量能以授官,劳大者厥禄厚,德盛者获爵尊,故武功以显重,而文德以行褒。其以高成之平津乡户六百五十封丞相弘为平津侯。”其后以为故事,至丞相封,自弘始也。

《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是西汉时期的历史文献,记载了公孙弘、卜式和兒宽的生平事迹。以下是对原文内容和译文的逐句解读:

  1. 汲黯与公孙弘的对话:汲黯指责公孙弘位为三公而生活奢华,公孙弘则解释自己是为了沽名钓誉,并提到了管仲和晏婴的例子。

  2. 汲黯的性格特点:汲黯被描绘为一个直言不讳、忠诚耿直的人物,他的忠言直谏在汉武帝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3. 公孙弘的为人处世:公孙弘以曲学阿世著称,他通过贤良对策迎合皇帝心意,同时在出使匈奴时未能符合皇上心意而被认为无谋。

  4. 公孙弘的官场形象:公孙弘位列御史大夫,其盖布被子的行为体现了他与九卿以下官员的平等关系,也反映了他力求与百姓看齐的作风。

  5. 公孙弘的政治成就:公孙弘在政治生涯中取得了显著成就,他在元朔年间担任丞相,之后多次担任重要职务,如代薛泽为丞相,最终成为开国功臣。

《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不仅记录了公孙弘等人的历史事实,还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环境、人物性格和社会风貌。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可以看到汉朝初期的官场生态和政治格局,以及个体在其中的生存和奋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