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为丞相御史六岁,年八十,终丞相位。其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贺、屈氂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婢室矣。唯庆以惇谨,复终相位,其余尽伏诛云。
弘子度嗣侯,为山阳太守十余岁,诏征巨野令史成诣公车,度留不遣,坐论为城旦。
元始中,修功臣后,下诏曰:“汉兴以来,股肱在位,身行俭约,轻财重义,未有若公孙弘者也。位在宰相封侯,而为布被脱粟之饭,奉禄以给故人宾客,无有所余,可谓减于制度,而率下笃俗者也,与内厚富而外为诡服以钓虚誉者殊科。夫表德章义,所以率世厉俗,圣王之也。其赐弘后子孙之次见为适者,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下面是对《汉书·传·公孙弘卜式儿宽传》的逐句翻译:
诗句:“凡为丞相御史六岁,年八十,终丞相位。”
译文:“作为丞相和御史共六年时间,八十岁时,他终于完成了自己的职责并退休了。”
注释:“此诗表达了公孙弘在任丞相和御史六年后,因年龄过大而辞去职务,最终以九十岁高龄结束其政治生涯。”诗句:“其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继踵为丞相。自蔡至庆,丞相府客馆丘虚而已,至贺、屈氂时坏以为马厩车库奴婢室矣。”
译文:“此后,李蔡、严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等人都相继担任了丞相。从蔡帝到石庆,丞相府的客馆变得空荡无人,直到后来变为马厩和车库,奴婢居住的地方。”
注释:“此诗反映了汉朝中期丞相职位的频繁更换,以及随着时间推移,丞相府逐渐被废弃和改造为其他用途的现象。”诗句:“唯庆以惇谨,复终相位,其余尽伏诛云。”
译文:“只有公孙贺坚守忠诚谨慎,最终仍然担任了丞相,其他的都遭到诛杀。”
注释:“此诗强调了公孙贺的坚守和忠诚,使他能够继续担任丞相职务,而其他人则因各种原因遭到了惩罚。”诗句:“弘子度嗣侯,为山阳太守十余岁,诏征巨野令史成诣公车,度留不遣,坐论为城旦。”
译文:“公孙弘的儿子公孙度继承了侯爵,担任山阳太守十余年,朝廷下诏征召巨野县令史成入京,但公孙度却挽留不让他离去,因此被判处劳役,成为城旦。”
注释:“此诗描述了公孙度在担任山阳太守期间,由于某种原因被召回京城,并因此被处以劳役。”诗句:“元始中,修功臣后,下诏曰:‘汉兴以来,股肱在位,身行俭约,轻财重义,未有若公孙弘者也。’”
译文:“元始年间,为了表彰功臣,皇帝下诏说:‘自从汉朝建立以来,那些身居要职、行为节俭的人没有谁像公孙弘那样。’”
注释:“此诗强调了公孙弘在汉朝历史上的杰出贡献和崇高地位。”诗句:“其赐弘后子孙之次见为适者,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
译文:“皇帝还赐给公孙弘的后代子孙中现任官位的人,爵位为关内侯,享有三百户食邑。”
注释:“此诗表明了皇帝对公孙弘家族的恩宠和优待。”
本诗通过对公孙弘一生经历的详细叙述,展现了他在汉朝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同时,通过对他的评价,也反映出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