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又言宜为恭王立庙京师,以章孝道。时,高昌侯董宏亦言宜尊帝母定陶王丁后为帝太后。大司空师丹等劾宏误朝不道,坐免为庶人,业复上书讼宏。前后所言皆合指施行,朱博果见拔用。业由是征,复为太常。岁余,左迁上党都尉。会司隶奏业为太常选举不实,业坐免官,复就国。

哀帝崩,王莽秉政,诸前议立庙尊号者皆免,徙合浦。业以前罢黜,故见阔略,忧恐,发病死。业成帝初尚帝妹颍邑公主,主无子,薨,业家上书求还京师与主合葬,不许,而赐谥曰荒侯,传子至孙绝。初,杜周武帝时徙茂陵,至延年徙杜陵云。

赞曰:张汤、杜周并起文墨小吏,致位三公,列于酷吏。而俱有良子,德器自过,爵位尊显,继世立朝,相与提衡,至于建武,杜氏爵乃独绝,迹其福祚、元功儒林之后莫能及也。自谓唐杜苗裔,岂其然乎?及钦浮沉当世,好谋而成,以建始之初深陈女戒,终如其言,庶几乎《关雎》之见微,非夫浮华博习之徒所能规也。业因势而抵陒,称朱博,毁师丹,爱憎之议可不畏哉!

汉书·传·杜周传

诗句:

  • 业又言宜为恭王立庙京师,以章孝道。
  • 时,高昌侯董宏亦言宜尊帝母定陶王丁后为帝太后。
  • 大司空师丹等劾宏误朝不道,坐免为庶人,业复上书讼宏。
  • 前所言皆合指施行,朱博果见拔用。
  • 业由是征,复为太常。
  • 岁余,左迁上党都尉。
  • 会司隶奏业为太常选举不实,业坐免官,复就国。
  • 哀帝崩,王莽秉政,诸前议立庙尊号者皆免,徙合浦。
  • 业以前罢黜,故见阔略,忧恐,发病死。
  • 业成帝初尚帝妹颍邑公主,主无子,薨,业家上书求还京师与主合葬,不许,而赐谥曰荒侯,传子至孙绝。
  • 初,杜周武帝时徙茂陵,至延年徙杜陵云。

译文:

  • 杜周再次提出应为恭王建立祠堂,以彰显孝道。当时,高昌侯董宏也提议应该尊崇帝母定陶王丁后为皇太后。
  • 大司空师丹等人弹劾董宏误事不忠,结果被免职并流放为民,杜周随后上书为董宏辩解。
  • 杜周的言行均符合当时的标准和要求,朱博果然被提拔重用。因此他得到了征召,并担任太常之职。
  • 一年多后,杜周被贬为上党都尉,此时恰逢司隶校尉指控杜周在太常的选举中存在不公,杜周因此被免去官职,并返回封国。

注释:

  • 南阳杜衍:指的是杜周的籍贯和家族背景。
  • 义纵:南阳太守,推荐杜周给张汤,并成为其手下官员。
  • 廷尉史:杜周最初担任的职位。
  • 边失亡:负责监督地方治安,处理边境犯罪案件。
  • 中意:指皇帝或上级对某件事表示认可或满意。
  • 善候司:善于观察和捕捉细节,擅长审案。
  • 客有谓周曰:有人对杜周说……(具体人物未详)。
  • 钦字子夏:杜钦的名字。
  • 茂陵:汉代皇帝陵墓所在地。
  • 小冠杜子夏大冠杜子夏:分别指杜钦因不同原因被称为“盲杜子夏”。

赏析:
《汉书·传·杜周传》记录了西汉时期政治人物杜周的生涯和政治行为。杜周原为南阳太守义纵推荐的爪牙,后来成为张汤的手下官员。他在担任廷尉史期间,多次参与案件审理,因判决多杀罪人而被任用长达十余年之久。尽管他的治狱风格可能过于严厉,但能够根据皇帝的意图和指示办事。此外,杜周的政治生涯中也经历了波折,包括与减宣共同担任中丞超过十年之久。

杜周的故事反映了当时汉朝政治的复杂性和权力斗争的现实。从杜周的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位既有能力也有野心的官员,能够在政治漩涡中游刃有余。然而,他的某些政策和做法也引起了争议,如他对案件的处理可能过于严苛,导致一些无辜者的冤屈和牺牲。这些经历使得杜周在历史上留下了复杂多变的形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