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十一岁,征和三年,贰师复将七万骑出五原,击匈奴,度郅居水。兵败,降匈奴,为单于所杀。语在《匈奴传》。

赞曰:“《禹本纪》言河出昆仑,昆仑高二千五百里余,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自张骞使大夏之后,穷河原,恶睹所谓昆仑者乎?故言九州山川,《尚书》近之矣。至《禹本纪》、《山经》所有,放哉!”

这首诗是关于张骞的生平事迹。张骞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探险家和外交家,他曾出使西域,与匈奴等民族进行了多次交往。诗中描述了张骞出征的情景,以及他的英勇表现。

诗句释义:

  1. 后十一岁,征和三年,贰师复将七万骑出五原,击匈奴,度郅居水。(张骞)
    后十一年,征和三年,张骞再次率领七万骑兵从五原出发,进攻匈奴,渡过郅居水。

  2. 兵败,降匈奴,为单于所杀。(张骞)
    军队战败,被匈奴俘虏,被单于杀死。

  3. 语在《匈奴传》。(张骞的事迹记载在《史记·匈奴传》)。(张骞的事迹在《史记·史记》中有记载)

译文:
张骞在后十一年,即征和三年,再次带领七万骑兵从五原出发,攻击匈奴,渡过郅居水。但他的军队战败,被匈奴俘虏,并被单于杀死。张骞的事迹在《史记·匈奴传》中有详细记载。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文字,生动地描绘了张骞的英勇形象和他的不幸结局。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感慨。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即战争的残酷性和对国家命运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