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颛顼,命南正重司天,火正黎司地。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其在周,程伯林甫其后也。当宣王时,官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适晋。晋中军随会奔魏,而司马氏入少梁。
自司马氏去周适晋,分散,或在卫,或在赵,或在秦。其在卫者,相中山。在赵者,以传剑论显,蒯聩其后也。在秦者错,与张仪争论,于是惠王使错将兵伐蜀,遂拔,因而守之。错孙蕲,事武安君白起。而少梁更名夏阳。蕲与武安君坑赵长平军,还而与之俱赐死杜邮,葬于华池。蕲孙昌,为秦王铁官。当始皇之时,蒯聩玄孙卬为武信君将而徇朝歌。诸侯之相王,王卬于殷。汉之伐楚,卬归汉,以其地为河内郡。昌生毋怿,毋怿为汉市长。毋怿生喜,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喜生谈,谈为太史公。
昔在颛顼,命南正重以司天,火正黎以司地。【注释】:颛顼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位帝王,他的命令导致了南正和北正的产生,分别负责天空和大地的治理。
唐、虞之际绍重、黎之后,使复典之,至于夏、商,故重、黎氏世序天地。【注释】:这里提到了唐尧时期继承了重、黎的职位,并继续管理天地之间的秩序。
其在周,程伯林甫其后也。当宣王时,官失其守而为司马氏。司马氏世典周史。惠、襄之间,司马氏适晋。晋中军随会奔魏,而司马氏入少梁。【注释】:在周朝末年,程伯林甫接替了重、黎的职务,成为了新的主管天与地的官员。到了战国时期,司马氏家族开始管理周朝的史书。
自此以后,司马氏家族一直担任这一职务,直到秦朝建立为止。自司马氏离开周朝,分散到不同的地区,有的可能留在卫国,有的可能留在赵国,也有的可能留在秦国。其中,留在卫国的是司马相如,他在赵国的时候因为剑术被传颂,后来成为蒯聩的后代。在秦国的人则因为与张仪的争论而出名,因此他们在秦惠王时期率领士兵攻打蜀国,成功占领后继续留守。司马家的后人还有一位名为司马错,他曾在武安君白起手下任职。
少梁在后来更名为夏阳。司马错的孙子司马蕲,曾经为武安君白起工作,并在赵武灵王时期去世。司马蕲的孙子司马昌,最终担任了秦国的铁官。在秦始皇统治时期,他的曾孙司马卬被任命为武信君,并奉命率军攻打朝歌。诸侯们推举他为王后,将他封为殷侯。
司马昌的儿子司马毋怿曾任汉长安市长,司马毋怿的儿子司马喜曾任五大夫,最终都在高门下葬。司马喜的儿子司马谈担任太史公,即《史记》的作者,他的一生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