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陛下既不纳天下之言,又加戮焉。夫■鹊遭害,则仁鸟增逝;愚者蒙戮,则知士深退。间者愚民上疏,多触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众。自阳朔以来,天下以言为讳,朝廷尤甚,群臣皆承顺上指,莫有执正。何以明其然也?取民所上书,陛下之所善,试下之廷尉,廷尉必曰“非所宜言,大不敬。”以此卜之,一矣。故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孝元皇帝擢之,以厉具臣而矫曲朝。及至陛下,戮及妻子。且恶恶止其身,王章非有反畔之辜,而殃及家。折直士之节,结谏臣之舌,群臣皆知其非,然不敢争,天下以言为戒,最国家之大患也。愿陛下循高祖之轨,杜亡秦之路,数御《十月》之歌,留意《亡逸》之戒,除不急之法,下亡讳之诏,博鉴兼听,谋及疏贱,令深者不隐,远者不塞,所谓“辟四门,明四目”也。且不急之法,诽谤之微者也。“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方今君命犯而主威夺,外戚之权日以益隆,陛下不见其形,愿察其景。建始以来,日食地震,以率言之,三倍春秋,水灾亡与比数。阴盛阳微,金铁为飞,此何景也!汉兴以来,社稷三危。吕、霍、上官皆母后之家也,亲亲之道,全之为右,当与之贤师良傅,教以忠孝之道。今乃尊宠其位,授以魁柄,使之骄逆,至于夷灭,此失亲亲之大者也。自霍光之贤,不能为子孙虑,故权臣易世则危。《书》曰:“毋若火,始庸庸。”势陵于君,权隆于主,然后防之,亦亡及已。

杨王孙传

今陛下既不纳天下之言,又加戮焉。夫■鹊遭害,则仁鸟增逝;愚者蒙戮,则知士深退。间者愚民上疏,多触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众。自阳朔以来,天下以言为讳,朝廷尤甚,群臣皆承顺上指,莫有执正。何以明其然也?取民所上书,陛下之所善,试下之廷尉,廷尉必曰“非所宜言,大不敬。”以此卜之,一矣。故京兆尹王章资质忠直,敢面引廷争,孝元皇帝擢之,以厉具臣而矫曲朝。及至陛下,戮及妻子。且恶恶止其身,王章非有反畔之辜,而殃及家。折直士之节,结谏臣之舌,群臣皆知其非,然不敢争,天下以言为戒,最国家之大患也。愿陛下循高祖之轨,杜亡秦之路,数御《十月》之歌,留意《亡逸》之戒,除不急之法,下亡讳之诏,博鉴兼听,谋及疏贱,令深者不隐,远者不塞,所谓“辟四门,明四目”也。且不急之法,诽谤之微者也。“往者不可及,来者犹可追。”方今君命犯而主威夺,外戚之权日以益隆,陛下不见其形,愿察其景。建始以来,日食地震,以率言之,三倍春秋,水灾亡与比数。阴盛阳微,金铁为飞,此何景也!汉兴以来,社稷三危。吕、霍、上官皆母后之家也,亲亲之道,全之为右,当与之贤师良傅,教以忠孝之道。今乃尊宠其位,授以魁柄,使之骄逆,至于夷灭,此失亲亲之大者也。自霍光之贤,不能为子孙虑,故权臣易世则危。《书》曰:“毋若火,始庸庸。”势陵于君,权隆于主,然后防之,亦亡及已。

《汉书·传·杨胡朱梅云传》诗句赏析

在探讨《汉书·传·杨胡朱梅云传》这一历史文献的诗句时,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其历史背景和作者意图。班固作为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在撰写《汉书》的过程中,不仅记录了西汉的历史,同时也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价。本篇传记主要描述了孝武时期的杨王孙及其子孙的行为,展示了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对后世的影响。

诗句原文及翻译: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学黄老之术,家业千余,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必亡易吾意。”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

解析:

“杨王孙者,孝武时人也”表明杨王孙是汉武帝时期的人。他学习的是黄老之术,即道家的自然无为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规律。家中产业上万,生活上供养自己非常丰厚,保养身体无所不至。

“及病且终,先令其子,曰:‘吾欲裸葬,以反吾真’”反映了杨王孙对于生死的态度和他对传统的挑战精神。他认为传统的埋葬方式背离了他追求的无为自然之道。他决定裸体埋葬,以此来表达他对传统礼教的不满和自我价值的坚持。

“死则为布囊盛尸,入地七尺,既下,从足引脱其囊,以身亲土。” 这部分描述了他的葬礼过程。他打算让尸体在地下埋葬七尺深,然后从脚下扯下那个布袋,使尸体贴近土地。这种仪式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接受和对生命的回归。

诗句注释及赏析:

这首诗句通过描绘杨王孙及其家人的葬礼仪式,反映了汉代晚期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裸体的葬礼是对传统丧葬习俗的一种颠覆,体现了个人对生命态度的独立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反叛精神。同时,这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于生死观念的转变和对个体自由的追求。

通过对这段文字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班固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深刻的思想家和评论家。他通过记录和解读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个人价值观念的变迁。

《汉书·传·杨胡朱梅云传》中的这几句诗不仅生动描绘了人物的形象,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态。通过对这些诗句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代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它对后世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