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遂不纳。成帝久亡继嗣,福以为宜建三统,封孔子之世以为殷后,复上书曰:

臣闻“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政者职也,位卑而言高者罪也。越职触罪,危言世患,虽伏质横分,臣之愿也。守职不言,没齿身全,死之日,尸未腐而名灭,虽有景公之位,伏历千驷,臣不贪也。故愿一登文石之陛,涉赤墀之途,当户牖之法坐,尽平生之愚虑。亡益于时,有遗于世,此臣寝所以不安,食所以忘味也。愿陛下深省臣言。

臣闻存人所以自立也,壅人所以自塞也。善恶之报,各如其事。昔者秦灭二周,夷六国,隐士不显,逸民不举,绝三绝,灭天道,是以身危子杀,厥孙不嗣,所谓壅人以自塞者也。故武王克殷,未下车,存五帝之后,封殷于宋,绍夏于杞,明著三统,示不独有也。是以姬姓半天下,迁庙之主,流出于户,所谓存人以自立者也。今成汤不祀,殷人亡后,陛下继嗣久微,殆为此也。《春秋经》曰:“宋杀其大夫。”《穀梁传》曰:“其不称名姓,以其在祖位,尊之也。”此言孔子故殷之后也,虽不正统,封其子孙以为殷后,礼亦宜之。何者?诸侯夺宗,圣庶夺适。传曰“贤者子孙宜有土”而况圣人,又殷之后哉!昔成王以诸侯礼葬周公,而皇天动威,雷风著灾。今仲尼之庙不出阙里,孔氏子孙不免编户,以圣人而歆匹夫之祀,非皇天之意也。今陛下诚能据仲尼之素功,以封其子孙,则国家必获其福,又陛下之名与天亡极。何者?追圣人素功,封其子孙,未有法也,后圣必以为则。不灭之名,可不勉哉!

杨王孙传
探究汉代隐士生活哲学与现实挑战

  1. 杨王孙背景简介
  • 杨王孙,孝武帝时期人物
  • 黄老之术与家族资产
  • 深厚家业与养生之道
  1. 杨王孙人生理念
  • 裸葬思想起源与意义
  • 回归本质之理念体现
  • 对死亡态度与遗言影响
  1. 杨王孙社会评价
  • 友人祁侯对杨王孙支持
  • 其他学者对杨王孙观点
  • 社会舆论对于裸葬看法
  1. 杨王孙生平事迹
  • 学术成就与家庭产业介绍
  • 临终前对儿子嘱托细节
  • 裸葬行为引发的社会反响
  1. 杨王孙思想启示
  • 裸葬思想对后世影响
  • 道家“无为而治”理念实践
  • 当代生活哲学中可借鉴之处
  1. 杨王孙研究现状与展望
  • 学术界对《杨胡朱梅云传》解读
  • 研究方法与现代学术进展
  • 未来研究方向与期待成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