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吉为车骑将军军市令,迁大将军长史,霍光甚重之,入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昭帝崩,无嗣,大将军光遣吉迎昌邑王贺。贺即位,以行淫乱废,光与车骑将军张安世诸大臣议所立,未定。吉奏记光曰:“将军事孝武皇帝,受襁褓之属,任天下之寄,孝昭皇帝早崩亡嗣,海内忧惧,欲亟闻嗣主,发丧之日以大谊立后,所立非其人,复以大谊废之,天下莫不服焉。方今社稷宗庙群生之命在将军之一举。窃伏听于众庶,察其所言,诸侯宗室在位列者,未有所闻于民间也。而遗诏所养武帝曾孙名病已在掖庭外家者,吉前使居郡邸时见其幼少,至今十八九矣,通经术,有美材,行安而节和。愿将军详大议,参以蓍龟,岂宜褒显,先使入侍,令天下昭然知之,然后决定大策,天下幸甚!”光览其议,遂尊立皇曾孙,遣宗正刘德与吉迎曾孙于掖庭。宣帝初即位,赐吉爵关内侯。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汉书·传·魏相丙吉传》中记载了魏相和丙吉的友谊,以及他们之间的书信往来。魏相字弱翁,济阴定陶人也,徙平陵。少学《易》,为郡卒史,举贤良,以对策高第,为茂陵令。他与丙吉关系良好,时吉为光禄大夫,与相书曰:“朝廷已深知弱翁治行,方且大用矣。愿少慎事自重,臧器于身。”相心善其言,为霁威严。
居部二岁,征为谏大夫,复为河南太守。数年,宣帝即位,征相入为大司农,迁御史大夫。四岁,大将军霍光薨,上思其功德,以其子禹为右将军,兄子乐平侯山复领尚书事。相因平恩侯许伯奏封事,言:“《春秋》讥世卿,恶宋三世为大夫,及鲁季孙之专权,皆危乱国家。自后元以来,禄去王室,政繇冢宰。今光死,子复为大将军,兄子秉枢机,昆弟诸婿据权势,在兵官。光夫人显及诸女皆通籍长信宫,或夜诏门出入,骄奢放纵,恐浸不制。宜有以损夺其权,破散阴谋,以固万世之基,全功臣之世。”又故事诸上书者皆为二封,署其一曰副,领尚书者先发副封,所言不善,屏去不奏。
本传叙述魏相、丙吉的事迹,魏相,官于昭、宣之世。霍光死后,上书言霍氏骄奢放纵,宜损夺其权。得到宣帝赏识,任为丞相。曾劝宣帝出兵击匈奴右地,又条理汉兴以来便宜行事及贤臣所言,奏请施行,多为宣帝采纳。
赏析:
这首诗是关于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魏相和丙吉的生平事迹,反映了他们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力。通过诗歌的形式,我们得以一窥他们的才华和智慧,以及他们在政治舞台上的精彩表现。同时,诗歌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重要问题,如权力斗争、家族纷争等,使得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思考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