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傅太后欲与成帝母俱称尊号,群下多顺诣,言母以子贵,宜立尊号以厚孝道。唯师丹与光持不可。上重违大臣正议,又内迫傅太后,猗违者连岁。丹以罪免,而朱博代为大司空。光自先帝时议继嗣有持异之隙矣,又重忤傅太后指,由是傅氏在位者与朱博为表里,共毁谮光。后数月遂策免光曰:“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宗庙,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朕既不明,灾异重仍,日月无光,山崩河决,五星失行,是章朕之不德而股肱之不良也。君前为御史大夫,辅翼先帝,出入八年,卒无忠言嘉谋;今相朕,出入三年,忧国之风复无闻焉。阴阳错谬,岁比不登,天下空虚,百姓饥馑,父子分散,流离道路,以十万数。而百官群职旷废,奸轨放纵,盗贼并起,或攻官寺,杀长吏。数以问君,君无怵惕忧惧之意,对毋能为。是以群卿大夫咸惰哉莫以为意,咎由君焉。君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上无以匡朕之阙,下不能绥安百姓。《书》不云乎?‘毋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于虖!君其上丞相、博山侯印绶,罢归。”

这首诗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班固,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或场景,下面我将逐句翻译并给出注释:

  1. 汉书 · 传 · 匡张孔马传
    注解:这是班固所著的一篇关于汉朝丞相、御史大夫、大将军等人的传记。

  2. 又傅太后欲与成帝母俱称尊号
    注解:傅太后希望和成帝的母亲同时被尊称为皇帝。

  3. 群下多顺诣
    注解:大臣们大多前往拜访。

  4. 言母以子贵
    注解:有人说母亲因为儿子的地位尊贵。

  5. 宜立尊号以厚孝道
    注解:应该为母亲立尊号来彰显孝道。

  6. 唯师丹与光持不可
    注解:唯独师丹和霍光不同意。

  7. 上重违大臣正议
    注解:皇上非常反对大臣们的公正意见。

  8. 猗违者连岁
    注解:坚持错误的人连续几年。

  9. 丹以罪免
    注解:师丹因罪被免职。

  10. 朱博代为大司空
    注解:朱博接替师丹成为大司空。

  11. 光自先帝时议继嗣有持异之隙矣
    注解:霍光在先帝时期与继承权有关的问题就有分歧。

  12. 又重忤傅太后指
    注解:又违背了傅太后的意见。

  13. 由是傅氏在位者与朱博为表里
    注解:因此傅氏家族中的人与朱博勾结。

  14. 共毁谮光
    注解:一起诋毁和诬陷霍光。

  15. 后数月遂策免光曰:“丞相者,朕之股肱”
    注解:几个月后,皇帝就罢免了霍光的相位,说:“丞相是朕的左膀右臂”。

  16. “是章朕之不德而股肱之不良也”
    注解:这表明朕的不贤以及丞相的不称职。

  17. 君前为御史大夫
    注解:你之前担任的是御史大夫。

  18. 辅翼先帝
    注解:辅佐保护先帝。

  19. 出入八年
    注解:在先帝身边工作了八年。

  20. 卒无忠言嘉谋
    注解:始终没有提出忠诚的建议或计谋。

  21. 今相朕,出入三年
    注解:现在担任丞相,工作了三年。

  22. 忧国之风复无闻焉
    注解:忧国忧民的精神再次没有听到。

  23. 阴阳错谬
    注解:阴阳颠倒错乱。

  24. 岁比不登,天下空虚,百姓饥馑
    注解:年景不佳导致收成不好,国家财政空虚,百姓生活困苦。

  25. 父子分散,流离道路,以十万数。
    注解:父母和孩子离散,流离失所,人数达到了十万。

  26. 而百官群职旷废,奸轨放纵,盗贼并起
    注解:然而百官职位空缺,贪官污吏横行霸道,盗贼四起。

  27. 或攻官寺,杀长吏
    注解:有的官员攻击官府,杀害了长官。

  28. 数以问君,君无怵惕忧惧之意,对毋能为。
    注解:多次询问你,但你并没有表现出害怕或者忧虑的样子,回答也毫无作为。

  29. 故群卿大夫咸惰哉莫以为意,咎由君焉
    注解:所以所有大臣都显得懈怠,不再在意此事,责任在于你。

  30. 君秉社稷之重,总百僚之任,上无以匡朕之阙,下不能绥安百姓
    注解:您执掌着国家的重任,统理百官的职责,上边无法纠正我的过失,下边也无法安抚天下的百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