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司隶校尉位在司直下,初除,谒两府,其有所会,居中二千石前,与司直并迎丞相、御史。初,方进新视事,而涓勋亦初拜为司隶,不肯谒丞相、御史大夫,后朝会相见,礼节又倨。方进阴察之,勋私过光禄勋辛庆忌,又出逢帝舅成都侯商道路,下车立,■过,乃就车。于是方进举奏其状,因曰:“臣闻国家之兴,尊尊而敬长,爵位上下之礼,王道纲纪。《春秋》之义,尊上公谓之宰,海内无不统焉。丞相进见圣主,御坐为起,在舆为下。群臣宜皆承顺圣化,以视四方。勋吏二千石,幸得奉使,不遵礼仪,轻谩宰相,贱易上卿,而又诎节失度,邪谄无常,色厉内荏。堕国体,乱朝廷之序,不宜处位。臣请下丞相免勋。”

时,太中大夫平当给事中奏言:“方进国之司直,不自敕正以先群下,前亲犯令行驰道中,司隶庆平心举劾,方进不自责悔而内挟私恨,伺记庆之从容语言,以诋欺成罪。后丞相宣以一不道贼,请遣掾督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勋自奏暴于朝廷,今方进复举奏勋。议者以为方进不以道德辅正丞相,苟阿助大臣,欲必胜立威,宜抑绝其原。勋素行公直,奸人所恶,可少宽假,使遂其功名。”上以方进所举应科,不得用逆诈废正法,遂贬勋为昌陵令。方进旬岁间免两司隶,朝廷由是惮之。丞相宣甚器重焉,常诫掾史:“谨事司直,翟君必在相位,不久。”

翟方进(字子威),汝南上蔡人。他的家族世代卑微,但到了他的父亲翟公时,他好学成才,曾担任郡文学。方进十二三岁时,失去了父亲,在太守府中担任小史一职,因其办事迟缓、效率不高,多次被掾史斥责。尽管如此,方进并未气馁,而是积极向汝南蔡父请教自己能做什么,展现出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对自我提升的执着。    
    
### 诗句    
```plaintext    
故事,司隶校尉位在司直下,初除,谒两府,其有所会,居中二千石前,与司直并迎丞相、御史    

译文:根据史书记载,司隶校尉的位置在司直之下,新任命的司隶校尉需要拜见两个府的长官,在会见中要站在中等官员的前面,与司直一起迎接丞相和御史大夫。

诗句

初,方进新视事,而涓勋亦初拜为司隶,不肯谒丞相、御史大夫,后朝会相见,礼节又倨    

译文:起初翟方进刚刚任职,而赵涓勋也刚被任命为司隶校尉,他们两人都不愿去见丞相和御史大夫,但在朝会相见时,却表现得傲慢无礼。

诗句

方进阴察之,勋私过光禄勋辛庆忌,又出逢帝舅成都侯商道路,下车立,■过,乃就车    

译文:翟方进暗中观察赵涓勋的行为,发现赵涓勋曾经拜访过光禄勳辛庆忌,并且在遇到皇帝的舅舅成都侯商时,下车后就上车了。

诗句

于是方进举奏其状,因曰:“臣闻国家之兴,尊尊而敬长,爵位上下之礼,王道纲纪    

译文:因此,翟方进上奏此事,并说:“我听说国家的兴起,尊崇尊敬长辈,爵位上下有序,这是王者之道。”

赏析

翟方进作为汉朝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他在处理公务过程中表现出了高度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尽管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如不被他人所理解、遭遇不公待遇等,他都坚持原则,勇于担当,努力维护朝廷的尊严和秩序。这种坚守职责、不畏强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他也展现了深厚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领导能力。通过巧妙的策略和坚定的态度,成功解决了一系列的复杂问题,维护了朝廷的稳定和发展。此外,翟方进还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的培养。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同事和下属的认可和尊重,形成了一种正面的影响力。这种品德的传承不仅对他本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