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二岁余,诏举方正直言之士,红阳侯立举咸对策,拜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方进复奏:“咸前为九卿,坐为贪邪免,自知罪恶暴陈,依托红阳侯立徼幸,有司莫敢举奏。冒浊苟容,不顾耻辱,不当蒙方正举,备内朝臣。”并劾红阳侯立选举故不以实。有诏免咸,勿劾立。

后数年,皇太后姊子侍中卫尉定陵侯淳于长有罪,上以太后故,免官勿治罪。有司奏请遣长就国,长以金钱与立,立上封事为长求留曰:“陛下既托文以皇太后故,诚不可更有它计。”后长阴事发,遂下狱。方进劾立:“怀奸邪,乱朝政,欲倾误要主上,狡猾不道,请下狱。”上曰:“红阳侯,朕之舅,不忍致法,遣就国。”于是方进复奏立党友曰:“立素行积为不善,众人所共知。邪臣自结,附托为党,庶几立与政事,欲获其利。今立斥还就国,所交结尤著者,不宜备大臣,为郡守。案后将军朱博、巨鹿太守孙闳、故光禄大夫陈咸与立交通厚善,相与为腹心,有背公死党之信,欲相攀援,死而后已;皆内有不仁之性,而外有俊材,过绝人伦,勇猛果敢,处事不疑,所居皆尚残贼酷虐,苛刻惨毒以立威,而无纤介爱利之风。天下所共知,愚者犹惑。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言不仁之人,亡所施用;不仁而多材,国之患也。此三人皆内怀奸猾,国之所患,而深相与结,信于贵戚奸臣,此国家大忧,大臣所宜没身而争也。昔季孙行父有害曰:‘见有善于君者爱之,若孝子之养父母也;见不善者诛之,若鹰鹯之逐鸟爵也。’翅翼虽伤,不避也。贵戚强党之众诚难犯,犯之,众敌并怨,善恶相冒。臣幸得备宰相,不敢不尽死。请免博、闳、咸归故郡,以销奸雄之党,绝群邪之望。”奏可。咸既废锢,复徙故郡,以忧死。

”`

汉书·传·翟方进传

后二岁余,诏举方正直言之士,红阳侯立举咸对策,拜为光禄大夫给事中。方进复奏:“咸前为九卿,坐为贪邪免,自知罪恶暴陈,依托红阳侯立徼幸,有司莫敢举奏。冒浊苟容,不顾耻辱,不当蒙方正举,备内朝臣。”并劾红阳侯立选举故不以实。有诏免咸,勿劾立。

后数年,皇太后姊子侍中卫尉定陵侯淳于长有罪,上以太后故,免官勿治罪。有司奏请遣长就国,长以金钱与立,立上封事为长求留曰:“陛下既托文以皇太后故,诚不可更有它计。”后长阴事发,遂下狱。方进劾立:“怀奸邪,乱朝政,欲倾误要主上,狡猾不道,请下狱。”上曰:“红阳侯,朕之舅,不忍致法,遣就国。”于是方进复奏立党友曰:“立素行积为不善,众人所共知。邪臣自结,附托为党,庶几立与政事,欲获其利。今立斥还就国,所交结尤著者,不宜备大臣,为郡守。案后将军朱博、巨鹿太守孙闳、故光禄大夫陈咸与立交通厚善,相与为腹心,有背公死党之信,欲相攀援,死而后已;皆内有不仁之性,而外有俊材,过绝人伦,勇猛果敢,处事不疑,所居皆尚残贼酷虐,苛刻惨毒以立威,而无纤介爱利之风。天下所共知,愚者犹惑。孔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言不仁之人,亡所施用;不仁而多材,国之患也。此三人皆内怀奸猾,国之所患,而深相与结,信于贵戚奸臣,此国家大忧,大臣所宜没身而争也。昔季孙行父有害曰:‘见有善于君者爱之,若孝子之养父母也;见不善者诛之,若鹰鹯之逐鸟爵也。’翅翼虽伤,不避也。贵戚强党之众诚难犯,犯之,众敌并怨,善恶相冒。臣幸得备宰相,不敢不尽死。”奏可。咸既废锢,复徙故郡,以忧死。

解析:

1. 人物背景及性格特点

  • 翟方进(字子威):出身于汝南上蔡的平民家庭,其父翟公好学,曾任郡文学。
  • 翟方进:在少年时期丧父无法继续学业,供职为太守府小史,但被多次责骂侮辱。
  • 翟方进:通过从汝南蔡父学习,逐渐精通经学,受到诸儒称赞。

2. 事件经过及影响

  • 方进与红阳侯立的关系:方进曾弹劾红阳侯立及其党友胡常等人的不正当行为。
  • 方进对红阳侯立的处理:尽管方进指出了红阳侯立的过错,但最终因为皇帝和红阳侯的特殊关系而免于处罚。
  • 方进对淳于长的处理:淳于长因贪污罪行被捕,方进弹劾淳于长及其支持者,导致淳于长最终被贬为定陵侯并流放至边远地区。

3. 政治意义与历史评价

  • 此事件反映了汉宣帝时期的政治斗争复杂性和宫廷内部的权力平衡。
  • 方进的行为虽然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和争议,但也被一些学者视为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正的表现。
  • 这一事件也体现了古代中国对于道德和忠诚的重视。

4. 文化背景与思想观念

  • 《汉书》作为一部记录汉代历史的典籍,为我们提供了研究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重要资料。
  • 通过分析翟方进的行为和决策,我们可以窥视到古代中国官员的道德观念和政治哲学。

5. 启示与反思

  • 从翟方进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如何坚守原则和道德底线。
  • 这个历史事件也提醒我们,任何时候保持正直和诚实都是至关重要的。

6. 语言风格与叙述技巧

  • 文本采用了平实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接受信息。
  • 叙事时注重细节的描述和情感的渲染,使故事更加生动和感人。

7. 人物关系的深入挖掘

  • 通过对翟方进与红阳侯立、胡常等人物关系的细致分析,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人际关系网和权力结构。
  • 探讨这些人物的性格和动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深层原因和社会背景。

8. 历史背景的重要性

  • 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对正确解读文本内容至关重要。
  • 历史背景不仅关系到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方式,还影响着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评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