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日抱孺子会群臣而称曰:“昔成王幼,周公摄政,而管、蔡挟禄父以畔,今翟义亦挟刘信而作乱。自古大圣犹惧此,况臣莽之斗筲!”群臣皆曰:“不遭此变,不章圣德。”莽于是依《周书》作《大诰》,曰:

惟居摄二年十月甲子,摄皇帝若曰:大诰道诸侯王、三公、列侯于汝卿、大夫、元士御事。不吊,天降丧于赵、傅、丁、董。洪惟我幼冲孺子,当承继嗣无疆大历服事,予未遭其明哲能道民于安,况其能往知天命!熙!我念孺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所济度,奔走以傅近奉承高皇帝所受命,予岂敢自比于前人乎!天降威明,用宁帝室,遗我居摄宝龟。太皇太后以丹石之符,乃绍天明意,诏予即命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

反虏故东郡太守翟义擅兴师动众,曰“有大难于西土,西土人亦不靖。”于是动严乡侯信,诞敢犯祖乱宗之序。天降威遗我宝龟,固知我国有呰灾,使民不安,是天反复右我汉国也。粤其闻日,宗室之俟有四百人,民献仪九万夫,予敬以终于此谋继嗣图功。我有大事,休,予卜并吉,故我出大将告郡太守、诸侯相、令、长曰:“予得吉卜,予惟以汝于伐东郡严乡逋播臣。”尔国君或者无不反曰:“难大,民亦不静,亦惟在帝官诸侯宗室,于小子族父,敬不可征。”帝不违卜,故予为冲人长思厥难曰:“呜呼!义、信所犯,诚动鳏寡,哀哉!”予遭天役遗,大解难于予身,以为孺子,不身自恤。

诗句:

惟居摄二年十月甲子,摄皇帝若曰:大诰道诸侯王、三公、列侯于汝卿、大夫、元士御事。不吊,天降丧于赵、傅、丁、董。洪惟我幼冲孺子,当承继嗣无疆大历服事,予未遭其明哲能道民于安,况其能往知天命!熙!我念孺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所济度,奔走以傅近奉承高皇帝所受命,予岂敢自比于前人乎!

译文:

在居摄二年十月甲子这一天,摄皇帝发表《大诰》,告诫诸侯王、三公、列侯等官员要忠于职守。不幸地降临到我们身上,赵、傅、丁、董四地发生了灾祸。作为年幼的继承人,我们应该承担起延续和安定国家的责任。然而,我没有遇到像周公那样能够安定民心的人,更不用说能够预知天命的人了。我想起了年轻的皇帝,就像涉过深渊一样,我必须寻求我所需要渡过的河流。我将竭尽全力去接近并秉承高皇帝所授予的权力,我怎敢把自己与前人相比呢!

注释:

  1. 居摄二年:汉昭帝即位后,由霍光辅助处理政务,实行摄政。
  2. 十月甲子:指汉朝历史上的一个具体日期。
  3. 摄皇帝:指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汉昭帝刘弗陵的父亲刘贺。
  4. 赵、傅、丁、董:指东汉末年黄巾起义领袖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失败后,东汉政府对起义军的惩罚措施。
  5. 洪惟:意思是“只有”或“唯有”。
  6. 孺子:年轻有为的帝王自称。
  7. 涉渊水:比喻面临困难或险境。
  8. 予:古代帝王自称。
  9. 钦:敬。
  10. 肆:尽。
  11. 我:我本人。
  12. 夙夜:早晚。
  13. 钦:敬仰。

赏析:

这首诗是汉代历史学家班彪的作品,他在《汉书》中记录了王莽篡位后的朝政动荡和社会状况。诗中,王莽通过《大诰》的形式,表达了他对于国家治理的期望和对民众的关怀。诗中透露出王莽对于自己统治合法性的质疑,他试图通过强调自己是遵循古法而得到民众的支持。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混乱,以及王莽政权所面临的挑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