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闻灾异,皇天所以谴告人君过失,犹严父之明诫。畏惧敬改,则祸销福降;忽然简易,则咎罚不除。经曰:“飨用五福,畏用六极。”传曰:“六沴作见,若不共御,六罚既侵,六极其下。”今三年之间,灾异锋起,小大毕具,所行不享上帝,上帝不豫,炳然甚著。不求之身,无所改正,疏举广谋,又不用其言,是循不享之迹,无谢过之实也,天责愈深。此五者,王事之纲纪。南面之急务,唯陛下留神。

对奏,天子异焉,特召见永。

其夏,皆令诸方正对策,语在《杜钦传》。永对毕,因曰:“臣前幸得条对灾异之效,祸乱所极,言关于圣聪。书陈于前,陛下委弃不纳,而更使方正对策,背可惧之大异,问不急之常论,废承天之至言,角无用之虚文,欲末杀灾异,满谰诬天,是故皇天勃然发怒,甲己之间暴风三溱,拔树折木,此天至明不可欺之效也。”上特复问永,永对曰:“日食、地震,皇后、贵妾专宠所致。”语在《五行志》。

诗句

  1. 灾异,皇天所以谴告人君过失,犹严父之明诫。畏惧敬改,则祸销福降;忽然简易,则咎罚不除。经曰:“飨用五福,畏用六极。”传曰:“六沴作见,若不共御,六罚既侵,六极其下。”
  • 译文:灾异是上天用来谴责君主过失的工具,就像父亲对子女的严格教导一样。如果因为恐惧而改正错误,那么灾祸就会消除,福运也会降临;反之,如果因为疏忽而变得懈怠,那么罪责就不会消除。经书说:“享受五种福气,敬畏六种灾害。”传书说:“六种灾害出现,如果不共同抵御,六种处罚就会侵犯,六种灾难就会发生。”
  • 注释:灾异(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皇天(上天); 谴告(警告、指责);严父(严格的父亲);明诫(明确地告诉);畏惧敬改(恐惧并愿意改正);祸销福降(祸患消散,福气降临);忽然简易(突然变得简单);咎罚不除(罪恶未得到惩处);经(经典或经书);飨用五福(享受五种福气);畏用六极(敬畏六种灾害);六沴(六种灾害);不共御(共同防御);六罚(六种惩罚);极下(最下面的等级);甲己之间(指特定的日期范围内);暴风三溱(三次狂风大作);拔树折木(摧毁树木)。
  1. 南面之急务,唯陛下留神。
  • 译文:作为皇帝,您的主要任务是留神谨慎。
  • 赏析:此句表达了汉宣帝对谷永的关心以及谷永对国家大事的关切,强调了皇帝应关注国家安危的重要职责。
  1. 其夏,皆令诸方正对策,语在《杜钦传》。永对毕,因曰:“臣前幸得条对灾异之效,祸乱所极,言关于圣聪。书陈于前,陛下委弃不纳,而更使方正对策,背可惧之大异,问不急之常论,废承天之至言,角无用之虚文,欲末杀灾异,满谰诬天,是故皇天勃然发怒,甲己之间暴风三溱,拔树折木,此天至明不可欺之效也。”
  • 译文:夏季,所有官员都让各方正进行对策,具体事迹参见《杜钦传》。谷永完成对策后,于是说:“我有幸能够详细回答灾变问题,祸乱的根源,关乎圣上的听闻和智慧。我将这些问题写在纸上呈上,但陛下却不予采纳。反而派各方正官员对策。他们违背了令人恐惧的重大变化,询问一些不重要的问题。放弃继承上天至高无上的智慧之言,互相竞争无用的文字游戏。想要压制灾异的现象,欺骗上天。因此皇天勃然大怒,在甲己之间出现了三次狂风大作。拔起大树折断树木,这是上天非常明显不能被欺骗的证据。”
  • 赏析:此部分描述了谷永面对皇帝态度的转变以及他对灾异现象的深刻理解。通过与各官员的对比,谷永指出皇帝的决策不仅未能解决问题反而引发了更大的灾难。最后,他以强烈的自然现象来证明他的预言并非空谈。
  1. 上特复问永,永对曰:“日食、地震,皇后、贵妾专宠所致。”语在《五行志》。
  • 译文:皇上特别询问谷永,谷永回答说:“日食和地震都是由皇后和宠爱的贵妃所导致的。”这些内容可以在《五行志》中找到。
  • 赏析:谷永的回答再次强调了灾变的严重性,并指出是由特定人物的行为引起的。这种回应显示了他对于皇帝行为的质疑和担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