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出为安定太守。时,上诸舅皆修经书,任政事。平阿侯谭年次当继大将军凤辅政,尤与永善。阳朔中,凤薨。凤病困,荐从弟御史大夫音以自代。上从之,以音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而平阿侯谭位特进,领城门兵。永闻之,与谭书曰:“君侯躬周、召之德,执管、晏之操,敬贤下士,乐善不倦,宜在上将久矣,以大将军在,故抑郁于家,不得舒愤。今大将军不幸蚤薨,累亲疏,序材能,宜在君侯。拜吏之日,京师士大夫怅然失望。此皆永等愚劣,不能褒扬万分。属闻以特进领城门兵,是则车骑将军秉政雍容于内,而至戚贤舅执管籥于外也。愚窃不为君侯喜。宜深辞职,自陈浅薄不足以固城门之守,收太伯之让,保谦谦之路,阖门高枕,为知者首。愿君侯与博览者参之,小子为君侯安此。”谭得其书大感,遂辞让不受领城门职。由是谭、音相与不平。
诗句解析:
- “数年,出为安定太守。” —— 数年后,被任命为安定太守。
- “时,上诸舅皆修经书,任政事。” —— 当时皇帝的舅舅们都致力于研究经典书籍并且处理政事。
- “平阿侯谭年次当继大将军凤辅政,尤与永善。” —— 平阿侯谭按年龄排序应当接替大将军刘凤辅佐朝政,他特别和谷永相处得好。
- “阳朔中,凤薨。” —— 阳朔年间,刘凤去世。
- “凤病困,荐从弟御史大夫音以自代。” —— 刘凤病重,推荐他的侄子、御史大夫刘音来代替自己的位置。
- “上从之,以音为大司马车骑将军,领尚书事。” —— 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任命刘音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并让他掌管尚书事务。
- “而平阿侯谭位特进,领城门兵。永闻之,与谭书曰:’君侯躬周、召之德,执管、晏之操,敬贤下士,乐善不倦,宜在上将久矣,以大将军在,故抑郁于家,不得舒愤。’” —— 谷永听说之后,写信给平阿侯刘音说:“您亲自具备了周文王和召公的品德,拥有管仲和晏婴的操守。您尊敬贤能之士,乐于行善而不厌倦,理应担任上将的职务已经很久了。因为大将军还在位,所以您在家郁闷无法抒发愤怒。现在大将军不幸早逝,按照次序和能力应该让您出任要职。您接受任命的那一天,京师士大夫们都感到失望。这些都是我等愚昧之人,不能充分褒扬万分。我听说您被任命为特进并且兼任城门兵,那么您就是车骑将军在家中从容不迫,而到了外廷却要执掌大门钥匙了。我私下里并不为此高兴。您应该深深辞去这个职位,向皇上陈述自己的浅薄不足以守卫城门,放弃太伯那样高尚的退让,保持谦逊的道路,闭门不出高枕无忧,成为有识之士之首。希望您能和那些博学的君子一起考虑此事,小子为您安定此心。”刘音收到信后非常感慨,最终辞去城门将军的职位不接受这一任命。于是刘音和刘音之间产生了不满情绪。
译文:
数年后,谷永被任命为安定太守。当时,皇上的舅舅们都致力于研究经典书籍并且处理政事。平阿侯刘谭按年龄排列应当接替大将军刘凤辅佐朝政,他特别和谷永相处得很好。阳朔年间,刘凤去世。刘凤病重,推荐他的侄子、御史大夫刘音来代替自己位置。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任命刘音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并让他掌管尚书事务。但平阿侯刘谭被任命为特进,兼任城门兵。谷永得知此事后,写信给刘音说:“您亲自具备了周文王和召公的品德,拥有管仲和晏婴的操守。尊敬贤能之士,乐于行善而不厌倦,理应担任上将的职务已经很久了。因为大将军还在位,所以您在家郁闷无法抒发愤怒。现在大将军不幸早逝,按照次序和能力应该让您出任要职。您接受任命的那一天,京师士大夫们都感到失望。这些都是我们等愚昧之人无法充分褒扬万分。我听说您被任命为特进并且兼任城门兵,那么您就是车骑将军在家中从容不迫,而到了外廷却要执掌大门钥匙了。我私下里并不为此高兴。您应该深深辞去这个职位,向皇上陈述自己的浅薄不足以守卫城门,放弃太伯那样高尚的退让,保持谦逊的道路,闭门不出高枕无忧,成为有识之士之首。希望您能和那些博学的君子一起考虑此事,小子为您安定此心。”刘音收到信后非常感慨,最终辞去城门将军的职位不接受这一任命。于是刘音和刘音之间产生了不满情绪。
注释:
- 数年:几年之后。
- 出为:出任,指调往外地做官。
- 安定太守:指担任安定郡的太守官职。
- 时:当时。
- 诸舅:各位舅舅,泛指皇族成员或高级官员。
- 修经书:致力于研习经典著作。
- 秉政:掌管政务,即执政。
- 雍容:从容不迫的样子。
- 至戚贤舅:至亲且贤明的舅父。
- 执管籥:拿着管钥。比喻掌管门户钥匙。
- 拜吏:指被任命为官吏。
- 怅然失望: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
- 庸劣:平庸低劣。
- 属闻:指听到某种传言或消息。
- 博学君子:广泛学识的君子。
- 长者:对年长者的尊称。
- 安此:安定此心。
- 深辞:深刻地辞职。
- 自陈:自我陈述,表白自己的不足之处或理由。
- 此心:这里所表达的心意或愿望。
- 知者首:明智的人是首位的。
- 相与:共同,一起。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谷永在朝廷中的忠诚与正直,以及他在政治风波中所展现出的深思熟虑和责任感。通过对刘音的劝诫和对其性格的描绘(如“躬周、召之德”、“执管、晏之操”),展现了谷永的品格与智慧。同时,诗也体现了古代官场中权力更迭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对个人德行和才能的高度期待。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情感表达,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劝诫和政治讽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