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五月,莽曰:“保成师友祭酒唐林、故谏议祭酒琅邪纪逡,孝弟忠恕,敬上爱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其封林为建德侯,逡为封德侯,位皆特进,见礼如三公。赐弟一区,钱三百万,授几杖焉。”
六月,更授诸侯茅土于明堂,曰:“予制作地理,建封五等,考之经艺,合之传记,通于义理,论之思之,至于再三,自始建国之元以来九年于兹,乃今定矣。予亲设文石之平,陈菁茅四色之土,钦告于岱宗泰社后土、先祖先妣,以班授之。各就厥国,养牧民人,用成功业。其在缘边,若江南,非诏所召,遣侍于帝城者,纳言掌货大夫且调都内故钱,予其禄,公岁八十万,侯、伯四十万,子、男二十万。”然复不能尽得。莽好空言,慕古法,多封爵人,性实遴啬,托以地理未定,故且先赋茅土,用慰喜封者。
【诗句】
四年五月,莽曰:“保成师友祭酒唐林、故谏议祭酒琅邪纪逡,孝弟忠恕,敬上爱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其封林为建德侯,逡为封德侯,位皆特进,见礼如三公。赐弟一区,钱三百万,授几杖焉。”
【译文】
四月,王莽宣布:“保成师友祭酒唐林、故谏议祭酒琅邪纪逡,他们孝顺和顺、忠诚和宽恕,尊敬上级、爱护下级,知识渊博,对旧知非常熟悉,品德高尚,直到白发苍苍,也没有犯下过失。我将封唐林为建德侯,纪逡为封德侯,他们的爵位都是特进,受到的礼遇如同三公。还赏赐他们一个区域的土地,赏钱三百万元,并且授予他们拄手杖。”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王莽时期的一种现象,也就是他为了安抚人心,提升自己的统治地位,不惜大量封赏诸侯,以此来满足他们对权力的需求。这种做法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同时,这也体现了王莽好大喜功的性格特征,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然而,这种做法也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土地过度集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