呜呼嗟乎,遐哉邈矣。时来曷迟,去之速矣。屈意从人,悲吾族矣。正身俟时,将就木矣。悠悠偕时,岂能觉矣。心之忧欤,不期禄矣。遑遑匪宁,只增辱矣。努力触藩,徒摧角矣。不出户庭,庶无过矣。
重曰:“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以辩诈而期通兮,贞士耿介而自束,虽日三省于吾身,繇怀进退之惟谷。彼寔繁之有徒兮,指其白以为黑。目信嫮而言眇兮,口信辩而言讷。鬼神不能正人事之变戾兮,圣贤亦不能开愚夫之违惑。出门则不可与偕往兮,藏器又蚩其不容。退洗心而内讼兮,亦未知其所从也。观上古之清浊兮,廉士亦焭焭而靡归。殷汤有卞随与务光兮,周武有伯夷与叔齐。卞随务光遁迹于深渊兮,伯夷、叔齐登山而采薇。使彼圣贤其繇周遑兮,矧举世而同迷。若伍员与屈原兮,固亦无所复顾。亦不能同彼数子兮,将远游而终慕。于吾侪之云远兮,疑荒涂而难践。惮君子之于行兮,诫三日而不饭。嗟天下之偕违兮,怅无与之偕返。孰若返身于素业兮,莫随世而输转。虽矫情而获百利兮,复不如正心而归一善。纷既迫而后动兮,岂云禀性之惟褊。昭同人而大有兮,明谦光而务展。遵幽昧于默足兮,岂舒采而蕲显。苟肝胆之可同兮,奚须发之足辨也。”
诗句解读与译文
1. “呜呼嗟乎,遐哉邈矣。”
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叹息之情,表示时间的流逝迅速而不可追。
- 注释:感叹词,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概。
- 赏析: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快速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2. “时来曷迟,去之速矣。”
这里强调了时机的到来是多么的迟滞,而离开的机会却显得如此迅速。
- 注释:曷,何;迟,慢;速,快。
- 赏析:通过对比强调了等待时机的困难和离开的便利性,反映了诗人对于机会把握的无力和焦虑。
3. “屈意从人,悲吾族矣。”
表达了诗人因为顺从他人的意愿而感到悲伤,认为自己的家族因此而蒙羞。
- 注释:屈意,委屈自己;从人,迎合他人。
- 赏析:反映了诗人在现实社会中的无奈和悲哀,以及对家族声誉的担忧。
4. “正身俟时,将就木矣。”
表达了诗人坚守原则等待时机到来的决心,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即将终结。
- 注释:正身,端正自身;俟时,等待时机;将,将要;就木,比喻生命即将结束。
- 赏析: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信念的坚持和对生命价值的深刻理解。
5. “悠悠偕时,岂能觉矣。”
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无奈感,认为人们难以察觉到这些变化。
- 注释:悠悠,漫长;偕,一同;觉,察觉。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和时代变迁的观察和感慨。
6. “心之忧欤,不期禄矣。”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名利的追求。
- 注释:心之忧,内心忧虑;不期,不希望;禄,指俸禄、功名。
- 赏析: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和社会价值取向的思考。
7. “遑遑匪宁,只增辱矣。”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和焦虑,认为这种不安只会带来更大的羞辱。
- 注释:遑遑,忙碌焦虑;匪宁,不是安宁;只,仅仅;增,增加。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境遇和心理状态的深刻反思。
8. “努力触藩,徒摧角矣。”
表达了诗人为了达到目标所做的努力但最终失败的痛苦。
- 注释:努力触藩,努力尝试突破藩篱;徒,只是;摧,摧毁;角,象征力量或目标。
- 赏析:反映了诗人在追求目标过程中的艰辛和挫折感。
9. “不出户庭,庶无过矣。”
表达了诗人希望避免外出带来的麻烦的想法。
- 注释:不出户庭,不出门;庶,大概;无过矣,没有过失。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于日常生活琐事的关注和谨慎态度。
10. “重曰:“生不丁三代之盛隆兮,而丁三季之末俗。”**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盛世的向往与现实社会的不满。
- 注释:重曰,再次提到;生不丁三代之盛隆,生不如三代之兴盛繁华;而丁三季之末俗,生活在三个衰落的时代末期。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当前社会状况的批判。
11. “以辩诈而期通兮,贞士耿介而自束。”
表达了诗人对于诚实正直的追求以及在复杂环境中保持原则的困难。
- 注释:以,凭借;辩诈,巧言令色;期通,期望通达成功;贞士,正直之士;耿介,刚直不阿;自束,自我约束。
- 赏析:体现了诗人对于道德品质的坚守和在现实社会中的道德困境。
12. “彼寔繁之有徒兮,指其白以为黑。目信嫮而言眇兮,口信辩而言讷。”
表达了诗人对于周围环境或人的态度以及自己的处世哲学。
- 注释:彼,指代其他人或事;寔繁,众多;有徒,有追随者或朋友;指其白以为黑,用表面的白掩盖本质的黑;目信嫮而言眇,眼睛看到的未必是真实;口信辩而言讷,嘴里说的未必可信;信,相信;眇,模糊不清;信辩,善于辩论;讷,迟钝。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于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和对真诚与虚伪的辨识能力。
13. “鬼神不能正人事之变戾兮,圣贤亦不能开愚夫之违惑。”
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地神灵和圣贤人物能力的怀疑。
- 注释:鬼神不能正人事之变戾,神灵无法纠正人事的是非曲直;圣贤亦不能开愚夫之违惑,即使是圣人也无法解除愚人的迷惑。
- 赏析:体现了诗人对超自然力量和权威人物的不信任,以及对普通人思想的觉醒和批判态度。
14. “出门则不可与偕往兮,藏器又蚩其不容。退洗心而内讼兮,亦未知其所从也。”
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诱惑时的无奈和内心的迷茫。
- 注释:出门则不可与偕往兮,出门后就无法一起行动了;藏器又蚩其不容,隐藏了自己的才华不被接受;退洗心而内讼兮,内心进行思考和争辩;亦未知其所从也,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 赏析: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处境和社会环境的无奈和困惑。
15. “观上古之清浊兮,廉士亦焭焭而靡归。殷汤有卞随与务光兮,周武有伯夷与叔齐。卞随务光遁迹于深渊兮,伯夷、叔齐登山而采薇。使彼圣贤其繇周遑兮,矧举世而同迷。若伍员与屈原兮,固亦无所复顾。亦不能同彼数子兮,将远游而终慕。于吾侪之云远兮,疑荒涂而难践。惮君子之于行兮,诫三日而不饭。嗟天下之偕违兮,怅无与之偕返。孰若返身于素业兮,莫随世而输转。虽矫情而获百利兮,复不如正心而归一善。纷既迫而后动兮,岂云禀性之惟褊。昭同人而大有兮,明谦光而务展。遵幽昧于默足兮,岂舒采而蕲显。苟肝胆之可同兮,奚须发之足辨也。”
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贤行为的反思和对于当下社会风气的批评。
- 注释:观上古之清浊,观察上古时期的贤人贤者;廉士亦焭焭而靡归,廉洁之士也往往被世俗所遗弃;殷汤有卞随与务光,商朝的汤王身边有卞随和务光这样的隐士;周武有伯夷与叔齐,周武王身边的伯夷和叔齐都是著名的隐士;使彼圣贤其繇周遑兮,他们因追随圣明君主而闻名;矧举世而同迷,何况世人都迷失方向呢?若伍员与屈原兮,原楚国大夫伍子胥和诗人屈原也是孤独一人;固亦无所复顾,他们也只能独自前行而无暇顾及其他;亦不能同彼数子兮,也不能与那些志同道合的人同行;将远游而终慕,只能远离尘世而心怀慕想;于吾侪之云远兮,我和你一样遥远地离开了红尘俗世;疑荒涂而难践,怀疑着道路崎岖而艰难行走;惮君子之于行兮,畏惧君子的行为;诫三日而不饭,告诫自己即使三天也不吃饭;嗟天下之偕违兮,感叹天下人都是背离正道而迷失方向;怅无与之偕返兮,惆怅地觉得没有人能和我一起返回;孰若返身于素业兮,还不如回归本真吧;莫随世而输转,不要随波逐流;虽矫情而获百利兮,虽然假装矫情可以得到很多好处;复不如正心而归一善,不如修身养性而追求善良;纷既迫而后动兮,纷纷扰扰才动起来;岂云禀性之惟褊,怎么可以说我们的性格只有狭隘的一面;昭同人而大有兮,昭告天下要大公无私;明谦光而务展兮,表明谦虚并致力于发扬;遵幽昧于默足兮,遵循内心的幽深与满足;岂舒采而蕲显兮,难道能够显示光彩吗;苟肝胆之可同兮,只要我们能够坦诚相待就好;奚须发之足辨也。
- 赏析: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古代先贤行为的高度赞扬和对当代社会风气的批判。通过对古代圣贤行为的赞美和对当代社会弊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