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对曰:“良马者,可以形容筋骨相也。相天下之马者,若灭若失,若亡其一。若此马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材也,可告以良马,而不可告以天下之马。臣有所与供儋缠采薪者方九堙,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之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马矣。在于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牡而黄。”使人往取之,牝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问之曰:“败矣。子之所使求者。毛物、牝牡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伯乐喟然大息曰:“一至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堙之所观者,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而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彼之所相者,乃有贵乎马者!”马至,而果千里之马。故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
淮南子·道应训
秦穆公谓伯乐曰:“子之年长矣。子姓有可使求马者乎?”对曰:“良马者,可以形容筋骨相也。相天下之马者,若灭若失,若亡其一。若此马者,绝尘弭辙。臣之子皆下材也,可告以良马,而不可告以天下之马。臣有所与供儋缠采薪者方九堙,此其于马,非臣之下也。请见之。”穆公见之,使之求马。三月而反报曰:“已得马矣。在于沙丘。”穆公曰:“何马也?”对曰:“牡而黄。”使人往取之,牝而骊。穆公不说。召伯乐而问之曰:“败矣,子之所使求者,毛物、牝牡弗能知,又何马之能知?”伯乐喟然大息曰:“一至此乎!是乃其所以千万臣而无数者也。若堙之所观者,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而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彼之所相者,乃有贵乎马者!”马至,而果千里之马。故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

注释:

  • 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秦国的君主。
  • 伯乐:古代著名的相马专家。
  • 良马:优良的马匹,这里指的是能够体现马匹优良品质的特征。
  • 相天下马:观察并评价天下所有的马。
  • 灭若失:像丢失一样,形容无法辨认或辨识不出。
  • 绝尘弭辙:形容马匹奔跑时尘土飞起,步伐整齐划一,没有偏离道路。
  • 儋缠采薪者:指一个负责背负工具的人。
  • 沙丘:地名,位于今天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
  • 牝而骊:指母马和黑色的杂种马。
  • 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老子》中的名句,意为真正的正直应该是弯曲的,真正聪明的人应该显得笨拙。

赏析:
本文讲述了秦国君主秦穆公请教伯乐如何辨别好马的故事。伯乐通过观察天下所有马的特点,最终找到了一匹具有特殊气质的千里马。这个故事强调了观察能力的重要性,伯乐之所以能够成功找到千里马,正是因为他具备了敏锐的观察力和独到的眼光。同时,故事也反映了古人对于马的热爱和尊重,以及在寻找优秀人才时的执着和坚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